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6)

2018-07-21调查报告

  调研五:大姨家经济负担状况调研

  时间:2010年8月11日

  地点: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镇大姨家

  人物:大姨,马国强(我表哥)

  家庭基本状况:家中四口人

  大姨——52岁,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从未离开过家乡。在家种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四种农作物。

  大姨伯—55岁,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外地打工。农闲时间回家中地。干的是建筑队工,每天大约60元,长期在襄樊干建筑。

  马国强——24岁,我表哥,读书较迟,现在福州大学大二。

  马晓珉——25岁,我表姐,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曾经去过苏州、唐山、北京等地打工。现在准备谈对象,需要盖一套房子(现在我们村作为安庆市怀宁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正在统一规划,房子正在向平地搬迁,新建的房子必须统一盖成两层楼,花费大约需要15万 )。

  正如某些老师所说,在今天的中国,供一个孩子读到大学,可以将一对父母掏空,因为如今的扩招逐渐普遍,没有考上大学的,或者是考上了但是没被专业录取的,都可以通过支出高额费用达到,某些高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忘记了办学的基本宗旨,这正是目前中共教育有待规范的地方。此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补习班,培训班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怪现象,越来越多的父母出巨资聘请名师为子女补习,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有钱就可以上名牌大学的观点,那些所谓的名师只是去摸索考试的终南捷径,也就是所谓的“方法”, 只要考上名牌大学就行了,管他是否学到了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东西呢!于是乎,贫困家子弟勤奋学习得来的成果却不如那些平时懒散,临时抱佛脚的富家子弟;于是乎,道德高尚的人没有得到优越的教学资源,道德低劣的人却可以步入名牌。这是一件多么不平等的事啊!长此以往,广大学子都以上名牌大学为目标,忘记了学习的根本目的,那么,社会将越发功利化,国家还谈何发展!

  但是2003年本科毕业后,在泰安一家公司上班,待遇很是一般。2003——2005年期间每月收入仅为900块,2006年上涨为1600块,2008年才能拿到2000块钱以上。他在上学期间花费了二姨很多的心血,在物质方面更是照顾的很周到。在物价比较低的1999—2003年期间他还花了大约3.5万元,二姨和二姨夫对他的照顾是在是太好了,而这其中又蕴含了对强烈的对上大学的期待,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单位,希望以后的道路越走越宽。

  但是作为国内不是很出名的大学毕业的,陈品富表哥的就业并不是很好,泰安的一家企业,待遇只是一般。而毕业后需要面临的事情很多,需要找女朋友、需要结婚、需要买房……这些是以大量的金钱为支撑的。从开始工作到买房表哥只有15000块钱的存款。买房作为一项重头支出,加大了陈品富的经济压力。二姨家陷入了空前的经济紧张期:以前经常赶集买菜吃的二姨很少买菜了,自己在家里种点白菜过日子;以前还能经常买件衣服的陈品富很少打扮自己了;以前生活条件很好的二姨夫也开始了节省,并且为了赚钱长年累月在外面收破烂。其实住房贷款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后继结果,占到全年收入的46.51%。的确,大学教育能够带来人的现代化,能够使自己加入城市的大家庭,享受城市国民待遇,但是陈品富上学及其以后的发展是不是对二姨一家不是很公平。他们原来的幸福日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日益消失,陷入了房奴的命运。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他们一家还得继续艰苦数年!

  编者按:教育事业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农村教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以自己的热情投身农村教育会激起怎样的火花?以自己的眼光审视农村教育会产生怎样的感想?以自己的所学思索农村教育会提出怎样的建议?今年8月人文学院农村支教社会实践小分队的10位师生深入新昌回山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那所破旧的完全小学里度过了半个月难忘的支教生活,以下是他们自己对农村教育的一点粗浅感受。

  8月中下旬,我随人文学院农村支教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绍兴最南部的安顶山脚下——新昌县回山镇安顶中心完小进行暑期农村支教活动,并走访了该校所在的雅里村及其周边的植林村的大学生家庭。在走访的26户大学生家庭中,我们发现:27名大学生中有19位学生是依靠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的,根据助学贷款需要贫困情况说明的规定,也就是说该村有73%的大学生属于贫困学生。

上一篇:社会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下一篇:低碳经济问题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