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暑校调查报告(4)

2018-07-22调查报告

  【想拿常春藤大牛教授的推荐信?——师资力量,这里面水很深】

  在师资方面,不良暑校常常利用家长学生与暑校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等,大做文章,编造或夸大教师信息,常见的手法有:捏造教授的学术背景;招聘来自不知名大学的教授,或仅仅在名校有学习经历的教师,谎称其执教于常春藤名校;将只具有“讲师(Lecturer)”职称的教师、甚至没有任何授课经验或职称的在读研究生,包装为“教授(Professor)”;打着“标准北美大学课程”的旗号,却聘用从未在北美授课的国内当地教师进行教学,其中有些教师的英语水平都不尽如人意……试问凭借这样的师资力量,如何实现对学生承诺的“原汁原味美式学术体验”?而对于想要通过暑校与教授“套磁”的同学,假如拿着这些来自所谓“常春藤名校”、实为国内大学、甚至是“野鸡大学”的教授所写的推荐信,真的能为自己的研究生申请增添砝码吗?

  以上文曾一再提及的某暑校为例,在该暑校网站的教授列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名校教授”,明确说明了其任教大学为耶鲁大学哲学系,并且学术背景也是毕业自耶鲁大学的Ph.D(哲学博士)。但经过搜索该“教授”的LinkedIn页面却发现,其真实的任职大学为佐治亚州立大学,教职为研究生研究助理(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学术背景则仅仅为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法学博士候选人(J.D. Candidate),2015年入学,将于2018年毕业,相当于在读研究生,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至于暑校宣称的所谓“耶鲁大学背景”,仅仅是2013年在耶鲁大学的某暑期机构担任过讲师(Instructor),既非学术背景,也非正式任教于耶鲁大学。由于中国家长们对于名校背景过度狂热的追捧,像这样对于教授的“过度包装”乃至“捏造背景”绝非偶然现象。

  再以同样在前文多次提及的另一家暑校为例,该暑校以提供美国成绩单为最大卖点,宣称邀请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的教授团队空降北京教学,而其网站上也显示教授的原执教学校为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然而,在德克萨斯卫斯理大学的网站上搜索得到的结果显示,该教授为了中国的项目,仅在此校挂名了一个行政类的职务(Provost Office),并没有任教于任何专业或院系。该教授的LinkedIn页面则提示了我们,这位“教授”真正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名为“Cuyahoga”的社区学院,并非任何名校,而所谓“教授”的真实职称只不过是讲师(Lecturer)。以上种种信息与暑校宣传中所谓的“汇集了世界顶级名校的明星教授”可谓相去甚远,甚至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再以另一所中部某Big Ten大学毕业的学生创立的暑校为例,根据网站显示,该暑校位于西安的校区聘请了数名来自埃默里大学的教授任教,但经过在埃默里大学网站的搜索,我们发现这两位所谓“教授”,一位是三年级的在读研究生,另一位则是2016年毕业的博士生,也就是说,这两位虽然的确来自埃默里大学,却并非在该校任教的教师,甚至还没有任何正式执教的经验。很难想象凭借这样的师资力量,能带给孩子怎样的教学质量和学术体验。

  再以下列两所位于南京和青岛的暑校为例,在缺乏北美优秀师资力量的情况下,聘请了本校或者本地其他大学的中国教师任职。这些老师或许在学术方面并不输于北美老师,但他们大多没有北美高校的执教经验,对于北美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也不甚了解,又怎么能保证提供的是“原汁原味的美式学术体验”呢?

  有了以上种种例子,相信大家对于国内暑校是如何包装和夸大师资力量应该有所了解了。正因如此,学生和家长在挑选暑校时更应该擦亮眼睛,在师资方面仔细甄别,可以搜索教授的LinkedIn页面、脸谱网页面、RateMyProfessor网站、任职学校的网站、甚至Google Scholar,来与暑校网站宣传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这所暑校是否在师资力量的宣传上作假。一位真正优秀的教授,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能切身理解学生的需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为难学生,给认真上课的孩子一个好成绩。好的教授还会毫不吝啬给出推荐信,这对于将来有意向继续深造的孩子来说,意义远大于在暑校获得的学分。

上一篇:保定养老问题调查报告下一篇:2016中国年轻人音乐生活方式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