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机制,打造社会参与的扶贫平台
着力健全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的扶贫机制,搭建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平台。在屏山县实施了千企万户“爱心结对帮扶” 试点活动,得到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帮助对接和大力跟进帮扶。同时印发了《宜宾市千企万户“爱心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搭建千企万户“爱心结对帮扶”平台。在宜宾新闻网建设“宜宾扶贫网”公益平台,发布需要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项目等相关信息,为社会爱心企业、组织、人士与贫困对象构建沟通、结对帮扶平台,提供扶贫对象需求信息服务。开设“爱心呼唤”栏目,提供资金物资捐赠通道,供社会各界人士认建认帮认教,结对帮扶。
三、着力帮扶,定点扶贫工作深入扎实
着力协调中省市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选派了1930名干部驻村帮扶,实现了471个贫困村联系及驻村帮扶、驻村工作组、部门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五个全覆盖”。各帮扶单位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在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优势特色产业、协调项目资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技能技术培训、转移劳动力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如:国家外专局为屏山县协调落实种养殖项目13个,国土资源部解决屏山县扶贫用地230公顷。省委办公厅、省水利厅、成都理工大学、成都海关、省政协机关、省发改委等省级机关均在宜宾落实扶贫项目。
四、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踊跃志愿参与扶贫工作
着力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项目进行梳理,从“愿为、可为、能为”入手,动员引导非公企业和商会进行“认建认帮认教”帮扶。在“宜宾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集中活动”中,124家非公有制企业和15家商会提交了申请,21家非公企业进行了资金捐赠和项目认领。目前已有90多家非公企业参与定点帮扶,认建的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扶贫开发协会等社会团体广泛开展了募集企业“种子基金”、爱心助学包裹资金、“栋梁工程”资金等活动。市扶贫移民局与市文明办联合评选了“爱心扶贫先进集体”“爱心扶贫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