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下面小编整理了生产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生产企业年度工作计划
各位股东: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总结过去,商榷明年的工作计划与发展规划。此时此刻,我想在座的各位股东会有与以往不同的感触和心情。14年是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外市场低迷、全球经济萎缩的一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冲击,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艰难的路可能还会更长。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定必胜信心,顽强拼搏,苦练内功,同舟共济、共度时艰。惊涛骇浪我们已经闯了过来,我相信:黑暗过去,黎明的早晨不久就会到来,柳暗花明的转折就在前方。实践证明,只要大家精诚团结,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坚持就是胜利。
下面,我就公司14年度的各项工作做一下总结,同时就明年计划以及各项工作谈谈意见和要求,不当之处请审议指正。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调整经营策略,加强销售管理,营销取得重大进展
20xx年我公司的生产经营总体特点是:合同量不足,产品交货期短,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走低。在巨大的市场压力面前,全体营销人员毫无畏惧,坚定信心,苦炼内功,应对挑战,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1.首先加强营销管理,抓重点找卖点,积极开拓新的风机市场,实现了重大突破。先后与山东冶金院签订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出口订单1270万元;与茌平信发集团信源电厂签订了目前我公司配套最大锅炉(520t/h)鼓引风机;与中钢集团签订的用于昆钢260m2烧结用Y4-73No32.5F大型脱硫增压风机;与安阳阜新钢铁集团签订的50吨转炉一次除尘风机整套转子合同;与河南济钢签订的用于60万吨球团配套的耐磨耐高温风机合同。新的客户给予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合同的签订为企业今后开拓新市场和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应对市场的变化,积极地调整销售营销策略。把原来不愿意接的小风机合同接下来,努力增加市场份额;同时为了规避风险,有选择性的订货。在招标过程中,对每一个项目都要事前做到细致的调查,充分了解用户项目的详细情况、资金的情况和该用户的诚信度,做到心中有底;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仔细研究每个条款,特别是对分期付款,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给予充分关注。对过去以往存在的霸王条款予以纠正或重新磋商,不盲目签订购销合同,努力把风险降到了最低限度,如14年签订的汾西矿业714万元合同,国宏化工352万元合同,河北环科32.6万元合同,四川和邦86万元合同以及今年内蒙古双欣385万元合同,邹平齐星185万元合同,对于重要的条款如管辖等都进行重新商榷,形成了有利于我方的新约定。
3.为了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加强了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了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性型、专业型的营销团队。目前,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在营销部门已蔚然成风。一个个优质大额合同的签订体现了我们销售队伍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强烈的责任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娴熟的业务技巧在今年的工作中充分展现出来了。
4.加大清欠的力度,缓解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杨董事长常提到的合同90%的货款都是过手的钱,真正能用的钱就是10%的质保金,一留就是一年或是更长时间会给公司在资金周转带来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和各行企业都捂紧钱袋子的情况下,14年的清欠工作完成的较好,实现了回款额度大于合同额,也是历年清欠力度落实最有力的一年。这也反映出广大销售人员具有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风貌和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的工作精神。
(二)推进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企业产品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长期的大面积的占有的市场,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顺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没有创新,企业生存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市场竞争力会越来越弱。销售市场低迷的同时也给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带来了契机,我们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他们借金融危机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契机。技术部门一手抓市场,协助销售各部门应对市场竞争,为营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一手抓研发,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研制了高效节能风机,并将新产品开发目标确定在循环流化床电站、冶金、大型通用除尘风机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用风机上。14年研制的7-27、7-45两大系列16个规格的高效节能风机已经初见成效。根据市场的需要已投入生产的达30多台。其中7-27系列风机已经通过了沈鼓“机械风机产品优质监督检测中心”的测试认证。该产品已达到了国家要求的节能产品标准(85%以上),实测值为86.4%。另外我们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为河南济钢60万吨球团设计的耐磨耐高温风机已安全投入运行2个多月,从而结束了我们公司不能设计球团线用耐磨耐高温风机的历史。技术部门还通过借鉴国外风机先进的技术,对我公司产品如风机密封、耐磨设计方面进行改造,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为研发100~120吨大转炉炼钢用一次除尘风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老产品改造和新产品设计中为进一步落实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工作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也为今后设计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克服实际困难,精心组织生产,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以销定产,买方市场决定卖方市场。如何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生产任务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公司自西厂机加工车间整体搬迁到东厂区来,本来就狭窄的生产作业场地变得更加拥挤不堪。虽然我们不断地添置了一些设备,但整体的设备加工水平差。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一线干部职工克服了各种困难,任劳任怨,没有条件自己努力创造条件,实施精品工程。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他们采用更加敏捷的生产组织方式,保证了合同的一一兑现,为企业赢得了客户和市场;同时为保证资金的回笼争取了必要的条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产部门对加强了对职工学习培训,组织了技能比武等各种活动,强化了职工的质量意识,同时进一步落实了质量责任,加强了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比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改进采购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充足供应促进企业发展
“市场是残酷的无情的;市场的需求我们左右不了,但我们能适度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降低成本,就能渡过难关。”供应处郑处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领下,供应处的全体员工为了更好地贯彻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原材料及所有配套物资的采购管理工作。第一、以节约资金为标准,对大宗的配套物资如电机、液力机等通过招标和议标相结合方式进行采购;对于小宗物资采取货比三家后进行采购。1~12月份累计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82.58万元。第二、以满足需求为标准,对所采购的物资仓储库存物资进行计划管理。并根据合同要求制定每个月的物资采购计划,既要保证满足需要,又要减少库存。同时完善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增强了公司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供需双方是互惠互利双赢的关系,为了得到供货方的信赖,保证供应的连续性,供应人员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以廉洁自律的形象时刻维护公司的利益,得到了广大供应商和职工的赞誉。
(五)协力齐抓共管,共度艰难时局,各项工作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企业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杨董事长在多年前就曾把企业形象地比喻成一台完整运行的机器,机器上的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机器都会受损停下来,公司各职能部门都是企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哪个部门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地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造成经济损失。因此20xx年度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个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结果。
质检处自改制以来,公司对其部门人员做了充实和调整,他们根据企业现有设备状况等实际条件,从实际出发,制订、补充、完善和细化了质量控制过程相关规定,尤其是加强了对关键件外协铸造和厂内焊接、平衡等特殊工序的质量监控,使产品质量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贯彻和落实ISO9001质量认证标准,职工的质量意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客户反映良好。
售后服务也是我公司销售工作的延伸,对于延伸扩大销售市场和提高我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公司售后服务人员长期奔波在外,勤勤恳恳,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跟踪客户,做了大量的安装调试和技术指导工作,并为产品改进搜集和反馈了大量信息,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在赢得了用户的理解和谅解的同时,也为公司赢得了信誉和市场。
合格的产品离不开性能精良的加工设备,而我们的现有设备大部分都是几十年前的老设备,为了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设备维修人员通过小修、大修对现有的剪板机、离子切割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并对部分起重机、大型压力机等主要生产和辅助设备进行了升级和改造,从而保证了企业产品的正常生产,这是设备管理的最大成绩,没有他们背后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公司的生产就不能保证。
企业改制以后,车辆承包到个人,车队人员成了名副其实的个体户。车队陈队长身兼数职,不但负责产品运输报价、落实车间成品库是否具备装车条件,还要联系安排车辆及装车等,既是队长,又是协调员,又是装卸工。工作不分昼夜,无怨无悔,被评为20xx年度最感动人物理所当然;我们应为公司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和欣慰。
公司党政等各职能管理部门,担负着公司上下内外方面的协调、管理、服务、安全等工作,日常工作繁忙而重要。这些职能部门始终把服务于公司生产经营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为广大职工办事认真认真,在与土地规划局、银行、税务局等外部部门工作联系中,他们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熟知本职业务,并以处事严谨和诚实可信赢得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时,他们心系公司,经多方面努力,成功为公司贷款1000万元,从而解决了企业资金匮乏的大难题,也解了燃眉之急,为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