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讲话

2020-04-24会议讲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准确做好预测预警加快优化产业能源结构

  正在发生的大气污染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大气污染防治必须统筹做好“防”和“治”。“防”需要科学应对,努力做到及时准确做好预测预警,有效防护,趋利避害。“治”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和环境问题,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优化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清洁使用水平,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 科学规划,绿色转型。一是加强生态和气候环境可行性论证,认真开展城镇化和区域开发建设的气候承载力分析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并依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行人口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调整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绿色转型。二是加强气候资源未来演变趋势及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及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气候适应性评估支撑,指导建设城市群通风走廊、生态屏障等。

  二、 科学应对,趋利避害。一是科学应对的前提是能够科学掌握大气污染形成及其影响的具体过程和规律。要在现有京津冀环境气象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可靠的三维、动态、连续多尺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二是建立健全不同时空尺度的大气污染预报预警业务。尽可能做到提前准确预警、及时预防。三是科学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定特殊情况和重污染情况下区域统一应急防控方案和应急减排机制。

  三、 健全法制,依法防治。一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进程,充分体现大气污染防治集众家之长,协同治理的原则,并制定京津冀地区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制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标准,用标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三是在制定法规、标准的过程中加强部门间沟通,使法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讲话】相关文章:

1.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讲话

2.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讲话

3.5.7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总结

4.政协协商座谈会简报2016

5.2016政协协商座谈会简报

6.咨政协商座谈会简报

7.春节座谈会讲话

8.春节座谈会书记讲话

上一篇:个人思想总结下一篇: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