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产会议总结范文(3)

2018-07-21会议总结

第二,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起步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历史任务,既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只有粮食稳定发展了,农民持续增收了,农村经济繁荣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取得实效。今年新农村建设要起好步,必须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一仗,务求首战告捷。

第三,这是巩固发展农村来之不易大好形势的迫切需要。虽然近两年粮食连续增产,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但当年粮食产需仍有缺口,品种和地区矛盾仍很突出,有的粮食主产省已由粮食调出省变成了调入省;虽然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实现较快增长,但农民纯收入的增幅继续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虽然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好形势,但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

第四,这是确保今年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一年之计在于春,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夏季粮油生产的丰歉,春播作物的播种直接影响全年粮食面积的稳定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春季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畜禽养殖、森林草原防火和动物疫病防控等,对全年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抓好了春季农业生产,就抓住了全年粮食发展的关键,把握了全年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夯实了全年农民增收的基础。

  从各地交流和各部门分析的情况看,做好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最主要的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在前两年连续下发两个中央1号文件的基础上,中央今年再次下发了1号文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强化和完善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多项新的政策。一是全面取消“农业三税”。在前两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作出废止征收农业特产税及牧业税的决定。二是继续加大“三项补贴”。中央决定今年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三是继续加大“三奖一补”。这一资金在去年150亿元的规模上增加到210亿元,其中中央对产粮大县的奖励由去年的55亿元增加到85亿元,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四是首次出台“三项政策”。首次提出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首次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出台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专门文件。五是着力加强农村“三项建设”。第一,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安排40亿元,解决2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25亿元,增加250万沼气用户;安排17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启动无电村电力设施建设。第二,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今年中央首次安排17.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第三,着力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六是保持支农投入“三个高于”。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七是明确提出“三项要求”。今后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这些重大政策措施,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

  同时,今年春季农业工作部署早、基础好、措施实。一是政策措施出台早。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今年第一次在春耕前(2月27日)向农民公布了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第一次公布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第一次在3月份就预拨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为控制农资价格上涨,有关部门年初就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2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化肥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二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今年夏粮面积继续扩大,当前苗情长势、土壤墒情均好于上年,大型水库蓄水量多于上年,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三是备耕工作比较扎实。各地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入户示范力度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明显扩大。种子、肥料等农用生产资料货源比较充足,春耕信贷资金和农民投入也有所增加。植树造林的组织发动、苗木准备等工作扎实开展。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不大。200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扩大3294万亩,2005年扩大4005万亩,两年共计增加7299万亩。从今年看,原来的撂荒地、闲置田基本上都利用了,靠压缩其他作物来扩大粮食面积的空间不大,加上去年耕地面积减少540多万亩,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很大。二是直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激励作用有所减弱。前两年集中出台的“三减免、三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基本都直接惠及农民,面向粮食生产的农户,含金量高、力度大。今年中央将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这些政策,支持总量在增加,但直接用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增量在减少,政策激励效应相应减弱。三是粮价下行和农资价格上行的压力依然较大。随着连续两年粮食丰收,供求关系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粮价下行的压力增大。同时,由于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农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农资需求旺盛,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难度也很大。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不仅使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而且使国内农产品市场受到挤压。五是气候等自然因素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前两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总体有利,今年气候条件不确定因素很多。据中国气象局初步预测,今年可能是中等偏旱,局部地区可能发生严重旱情,部分地区初春可能有一段相对偏冷期。另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六是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当前,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高度关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热情很高,改变农村社会面貌的劲头很大,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但一些地方对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关注程度相对不够,麻痹松懈思想有所抬头,抓粮食生产、抓农民增收的劲头开始放松,工作措施不能完全到位。

  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要在前两年高起点、高基数上,实现今年农业农村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难度进一步加大,任务更加繁重。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看,自1985年以来的21年中,粮食生产基本上是“两丰一歉”,还没有连续三年增产的纪录;粮食单产基本上是“两增一减”,还没有连续三年提高的纪录;农民收入很少有连续两年增幅超过6%的情况,更没有连续三年超过6%的纪录。今年能否打破以往的“常规”,在连续两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继续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思想不放松,精力不转移,投入不减少,工作不削弱。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上一篇:农场生产会议总结下一篇:监督工作座谈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