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换届述职报告精选(3)

2018-07-13述职报告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抓存款,促资金实力增强。

  存款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源泉,总量就是实力,份额就是地位。因此,在任职期间,我始终把组织资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首先针对我县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提出新要求,在全县开展广造舆论,大力开展存款宣传活动。通过报刊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影视宣传等宣传方式,扩大了信用社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了广大群众踊跃存款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存款余额月月升、年年增;其次从提高服务质量抓起,有效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临柜人员服务水平,加速电子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整修装饰营业门市,增强信用社的吸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一线广大员工在服务中做到了早上班、晚下班、节假日不休班、业余揽储多加班,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其三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储源,巩固存款阵地。在当今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但稳定了老客户,而且引进了一批新客户,使市场份额不断攀升。2005年9月末,全辖各项存款余额市场占有率达到30%,较任职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保证存款总量增长的前提下,我们还十分注意提高低成本存款份额,从而不断优化存款结构,在工作中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主动上门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加大攻关力度,扩大对公存款开户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县财政预算外资金、烟草公司、土地局、合作医疗中心等单位落户信用社,使对公存款大幅度增长。2005年9月末,全县对公存款余额5228万元,比任职前增加4500多万元。从而降低了资金成本,提高了收益率。

  (二)抓支农,促双赢目标实现。在任职期间,我始终引导信用社坚持以农为本,立足“三农”的思想,倾情服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信用社效益的提高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其一,我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引导全县信合员工不断改进支农方式,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评定了51055户信用户,占农户总数的71%。同时改进服务措施,实施“柜台办贷”、“上门服务”工程,进一步简化办贷程序,主动把贷款信息送到村庄、农户、田间地头。其二,不断拓宽支农领域,要求全县信用社信贷人员树立起“大农业”和“现代农业”观念;在支农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除对常规农业保证支持外,对生产、建房、助学、消费等合理资金需求及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也全力给予支持。其三,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乡一色”的原则,积极增加资金投入。突出了“三个”支持重点。一是支持高、新、特产业发展,围绕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三大工程”搞好支农工作;二是重点支持特色养殖业,按照“三优先”、“三为主”的信贷原则,因地制宜支持了当地农民养牛、猪、鸡、珍稀动物等养殖业的发展;三是重点支持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主要对加工行业、运输业、制造行业给予支持。三年来全县累计发放支农贷款70200万元,重点扶持太花乡的大棚蔬菜,红岩、新街的大蒜,德苴、牛街的蚕桑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红岩和新街奶牛养殖基地的发展,使部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调动了农民种粮、种草的积极性,为农民发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做好支农的同时,对全县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民营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自2002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7500多万元,对全县1家骨干企业、10余家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为信用社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抓管理,促新增贷款质量。在管好存量贷款的同时,我始终把增量贷款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杜绝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问题的发生,在工作中一是抓思想教育,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办班等形式有效的提高管贷人员的道德水准和管贷水平及操作技能,防范了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二是抓制度落实和检查,增强刚性约束,今年9月,制定了《XX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盘活管理办法》,对不良资产盘活和管理起到了指导和督促的作用。三年来,和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制定完善了各种信贷管理办法4个,做到了员工执行有依据,联社考核有标准;三是把好贷款审查审批关,充分发挥贷审会的作用,坚持集体研究决策的原则,提高了贷款决策水平,减少了工作中的失误。三年来经我把关否决不合理贷款17笔金额155万元。四是抓违规贷款责任人的处理,对历年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责任人,坚决按制度规定处罚,决不姑息。违规问题的处理促进了员工遵章守规意识的增强,从而使我县新增贷款质量逐年提高,自2002年以来,全县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四)搞调研,促决策水平提高。2003年初,针对弥城和联社营业室贷款投放不足,竞争能力较弱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弥城和联社营业室贷款投放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与商业银行相比信用社贷款利率较高,客户不了解信用社贷款政策等问题,于是我及时向联社班子进行了汇报,制定了《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开办了消费贷款,解决了弥城和联社营业室贷款投放不足,竞争能力较弱的问题。2004年,针对部分基层社在信用村镇建设中,评定不规范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信用村镇、信用户评定办法》,规范了评定程序。

  (五)抓盘活,促资产质量改善。任职以来,针对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资产存量风险突出的问题,要求全辖员工以做好不良贷款的清收为突破口,打好清收“攻坚战”。首先是明确责任,对形成的不良贷款,及时将清收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岗位和责任人,实行工效挂钩、责任清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其次是讲究方法,做到“一笔一策”、“一贷一法”,分类处置:对信用社干部职工担保贷款及责任贷款实行责任清收;对到期未收回的责任贷款和担保贷款从职工工资中扣还;对形成的“两呆” 责任贷款,落实责任人限期收回;对赖债不还的“钉子户”,依法起诉。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2005年9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由任职前的2142万元下降到1560万元,有效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

  (六)抓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股本金是增加信用社资本金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条件,也是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此,自今年年初以来,按照上级的安排,把增资扩股工作等同于存、贷款业务来抓,通过宣传、引导和“信用村、户”的评定、信贷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内部考核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增资扩股工作的开展。2005年9月末,全县股本金余额达到2200万元,资本充足率为 16·94 %,为按期申请兑付央行票据提供了保障。

  (七)认真抓好电脑信息工作

  计算机门柜业务是制约着信用社发展的“瓶颈”,为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逐步缩短与商业银行的差距,2003年我和班子其他成员一道下大力气抓好微机网络建设,我带领技术人员,到各网点亲自建帐和更换设备,新上微机网点4个,开通了全县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业务,使柜台电子化率达100%。三年来配备电脑12台了给中层管理干部,开通了大额支付系统,理顺了结算渠道,计算机的普及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加了效益。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计算机的规范操作及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减少计算机运行故障,保证了计算机的安全运行,杜绝了计算机案件的发生。

上一篇:2017“双节”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简报下一篇:土建工程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