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徐老师执教的《长城》一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都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徐老师以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 落实本课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方面:
1.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来看,多数学生从未到过北京,从未亲眼见过长城,所以对于文中体现其气势雄伟的语句“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体现高大坚固的特点的语句“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等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徐老师在教学中就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感受长城的气势。教学“高大坚固”这一特点时,落实了教学重点。
2.《长城》一课的教学难点是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之所以将情感的目标作为教学难点,是因为情感是基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认同而产生的共鸣,不能是生搬硬套,也不能是强加于人,而是自然生发的,徐老师为此设计了以下环节: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
三、教学设计方面:
教学思路是上好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实效性,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对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习惯培养方面:
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舞台,更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从以下几方面关注了学生的活动。
(一)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
徐老师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学生只有在认真听的情况下,才能对同学做出恰当,准确地评价,这也是约束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二)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活动,想法设法去点燃学生大脑中的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活动起来,自主进行学习。
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关注到不同学生,特别是待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徐老师在教学中,从始至终都不停地强调学生保持良好的正确读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默读环节能够要求学生边读边标注,做到“三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