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声音的不同。
2、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知道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
一、猜想与验证:瓶宝宝吃了什么。
1、出示3个分别装有米、白芸豆、棉花的瓶子,摇晃,请幼儿比较瓶子发出的声音的不同。逐一猜测每个瓶子内装有什么物品。
师:1.小朋友们,你们听,这些瓶宝宝肚子里有什么?
2、出示米、白芸豆、棉花三种物品,请幼儿与发出不同声响的瓶子进行对比。
3、打开瓶盖,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现在啊,老师就要来打开瓶子,看看我们的小朋友有没有猜对.
二 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
1、请幼儿自选瓶子,拧开盖子,自选一种实物和工具喂瓶宝宝吃东西。
师:(1)小朋友们,下面,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我们来让我们的瓶子来唱歌。
2、喂好后要拧紧盖子。(教师检查)
师:小朋友要把盖子拧紧哦,老师来检查哦。
三、游戏“会唱歌的瓶宝宝”
播放节奏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摇动瓶宝宝,为其配乐。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摇晃自己的瓶宝宝,让我们的瓶宝宝一起来唱歌。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内容非常生活化、游戏化,很容易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以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普通的瓶子比喻成瓶宝宝,让幼儿更愿意亲近这些瓶宝宝,和这些瓶宝宝做朋友。
活动中我采用了“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操作结果。还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通过“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比较瓶宝宝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了瓶宝宝中放入不同的'东西摇晃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不足点:
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除了米、白芸豆、棉花这三种能发出声音的材料外,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幼儿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材料、区别比较明显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操作、探索。
在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时,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规律。以致于在拧盖子时,出现了许多幼儿不会拧的现象。拧盖子这一环节可以在活动之间让幼儿先练一练。这样就能减少许多时间。
在幼儿探索后介绍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下简单的版面记录,这样就能让幼儿更明显地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