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优秀教学教案

2018-07-22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能力目标 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目标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 分析 比较

课是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关于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 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二、 解题,诵读

  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 (教读,齐读,背诵)

  三、 分析

  (一) 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 (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上一篇:小狗包弟优秀教案下一篇:秦陵兵马俑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