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的课堂教案设计(2)

2018-09-10教案

[教学策略]

  1、凸现“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观。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教学生“读”。离开了“读”,就不是搞不好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经过不断地“反刍”、“融合”、“互训”、“加深”、“自悟”,最终实现由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理解肤浅到理解深刻,实现由“感”到“悟”的飞跃。

  2、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耐心引导学生,要善于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暗示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缩短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使双方达到“情感融合”,相互产生一种愉快、热情、真挚、可信的合作欲,促使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进行学习,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情感氛围。

  3、注重信息的交流与反馈。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师生之之间、学生彼此之间、师生和教材之间形成多项信息联系,保证了信息的转化和畅通,优化了信息结构,促进教师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调整、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附:模式教学设计实例

  爬天都峰

〔学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想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人物对话学生要想读不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经过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第五册教材是中年级的开始。课文是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神选编的。教材安排了“多读多想,读通课文”、“重视语言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三个重点训练内容。《爬天都峰》是课本第二组教学内容,重点训练“多读多想”。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坚定决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让学生养成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上一篇:《脖子的妙用》的教案设计下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