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都是光滑圆润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录像(按要求编辑成三段);
2.投影片(二张);
3.卵石;
4.碎瓦(选个儿较小、棱角分明的);
5.带盖玻璃瓶;
6.盒子。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借此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可以告诉我们无穷的奥秘。今天,教师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种形态奇特的岩石。在考察时,我们不但要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还要互相合作,遵守纪律。能做到吗?
让我们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开始考察第一站,思考两个问题:
你看到的岩石分布在哪里?形状像什么?
2.放录像。
3.观后交流。
小结:我们把这种像鸟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样的岩石,叫做卵石。(板书:卵石)
4.卵石有什么特点呢?
请小组长打开1号盒子,每一个同学取一块卵石,用手摸摸看。
5.卵石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有相同的特点──光滑圆润的。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十九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板书课题)
二.卵石的分布情况。
1.卵石是怎么形成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仍然得到“实地”考究一下。在“出发”前,我们先来看一份考察表。这份考察表要求我们考察些什么?
2.放录像。
3.观后交流。
小结(边小结边在投影片上合上文字):
河道上游岩石的特点是:个儿大,棱角分明;中游:个儿中等,光滑圆润;下游:个儿细小,粒粒砂子。
河道中的岩石分布是有规律的:从河的上游到河的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
4.启发学生质疑:
你从上面这些现象中,想到了哪些问题?
三.卵石的成因。
1.提问:
刚才同学们提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还要到河道两岸的高山去看一看,考究一下。
2.在“出发”前,我们一起把P66-P67的三小节课文读一下。
3.放录像。
4.学生交流,老师择要板书。
⑴河道中的岩石是从哪里来的?
温差;风化作用;冰;植物
(我们把这些温差、冰、植物等破坏岩石的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长期的、缓慢的,各种风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山脚下堆积的碎石、砂、粘土就是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
那么,堆积在山脚下的碎石、砂、粘土怎么会到河道中去的呢?
山洪;搬运作用;雨水
⑵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越来越圆?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
A.请小组长打开2号盒子,看一看里面是什么? (碎瓦)
B.留二块碎瓦,把其余的小心地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玻璃瓶中(瓶里事先放了一层砂),盖紧瓶盖。然后用力摇晃瓶子。(老师示范)
C.学生实验(每个学生轮流做),老师巡视指导。
D.请小组长打开瓶盖,用镊子取出碎瓦,放在瓶盖里。
请同学把实验前后的两种碎瓦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比较一下碎瓦形状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E.如果不停地摇晃瓶子,结果怎样? 对你有什么启发?
(碎石在搬运过程中,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和互相磨擦,逐渐失去了棱角,这个作用叫磨圆作用。)
5.总结卵石的成因。
现在请你总结一下,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高山上的岩石经温差、冰、植物等的风化作用,掉到山脚下,崩塌下来的碎石被山洪、大雨等冲到河里,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水的冲击和互相磨擦,变得越来越圆,最后形成了卵石。它经历了长时间的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变迁。)
四.课堂引伸。
卵石以它那玲珑圆润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力。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总是在不停地进行,因此,地球表面总是在变化着。请同学们想一想,今日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