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斜映在高大的候车厅里,旅客还不显很多的候车厅显得静谧、空荡。我坐在一处立有“书香候车”的牌子附近的座椅上,静静地看着一本厚厚的杂志。阳光照在我的脸上,也洒在手中的纸面上,让我在初夏的北屯除了感到阳光的明媚外,还感到丝丝的温馨……我第一次光顾这个已经听说过的候车读书角,一进候车室,我就盯上了这块紧挨着出口用座椅围起来的“读书园地”。一个铁皮立柜里放满了图书杂志,旁边还挂有一块“北屯图书馆流动服务点”的牌子,我用眼睛看到了上午李馆长给我介绍的北屯市图书馆和铁路方面为候车旅客提供精神食粮上的一次精美合作……
坐落在北屯市新区玉带河公园音乐喷泉旁的北屯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是那么协调地彼此牵手在一起,构成这座年轻的城市的一个鲜明而又有内涵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黑龙江省对口援建的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建筑风格别致,而且与周围环境相搭特别能提升城市的品位。我和同事来到开馆不久的藏书大厅,正在低头翻阅本土作家的新书,身后传来一位女士对员工的讲话,话语间听得出她是个管理者。几分钟后,她讲完了,员工散了,她转过身,立在我面前的果然是位气质非凡的贤淑女性。“你是馆长吗?”“是。”“哦,真巧!我们是……”交谈中我们得知,馆长姓李,先前是位中学语文教师,2015年来到这里担任图书馆馆长兼博物馆馆长。她对我说:“还是春节前的一天,车站的书记和他们的上级领导来到图书馆,说想在旅客候车厅建个图书角,这想法和我们一拍即合。很快,第三天我们就免费把几百本图书杂志送了过去,而且还答应适时更新。就权当我们的流动服务点。我们想,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好的辐射作用,达到以书找人、以人找书、读书育人的目的。”眼前这位浑身上下透着文化味的馆长一口气给我讲了这么多,我着实被她对书的理解,对文化资源的认识所打动。我真的觉得是一种书缘。同事正好带着他不久前出版的一本书,立马被馆长收为所有。兴头之上,馆长给我通过手机看了馆里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举办的“雅韵书香经典传诵”的视频短片,那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看出策划设计者的用心与水平。看着有读者在静静地翻书、读书,看着李馆长给我们取出的本地办的文学期刊,我们不禁为这座屯垦来的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深深敬仰……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身着深蓝色服装、戴着客运值班员臂章的姑娘来到我面前,一下把我拉回眼前我所处的环境……姑娘自我介绍道:“我是车站客运领班,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不禁一愣,忙说:“没有。”她见我对这个不大的读书空间感兴趣,便简单对我又进行了介绍,她并不知道我们事先已经去过市图书馆,见到过热心的李馆长,知道了这个读书角的来龙去脉,而我十分乐意“再听一遍”,因为此刻的书香味已经深深地熏陶了我。姑娘也姓李,有一个很儒的名字——雅男,201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因为更多的是从小受当铁路车站客运员的父母的耳濡目染,大学毕业后她自愿回到了铁路,来到了边远的北屯站,当上了一名铁三代的客运员。一周前她刚刚被提拔为客运领班,今天是她当领班后的第二个班。她对我讲起她在北屯的两年间遇到的最难受的事是去年夏天在北屯遇到的特有的“小咬”。“那种比蚊子还小的飞虫叮在身上怎么赶都赶不走,用风油精、清凉油也没用,只好戴上像放蜂人一样的防蜂帽,往那站台上一站,人家还想放蜂人怎么跑到火车站来了……还有,去年冬天北屯经历的那个无比寒冷的寒冬,冻得人就剩眼睛露在外面了……我是在吐鲁番长大的,你想想,我经历了最热,又到了最冷的地方,那滋味……”听着小李讲着她们的故事,我看得出虽然刚来这里就遇到这些她们不曾经历过的事,但她是乐观向上的,正因如此,她才在这里成长起来。
离发车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旅客们陆陆续续进到了候车厅。几位旅客来到了读书角,她们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同志,她们此时的目的都一样——静静地读书。就像李馆长说的:“在读书中度过焦急的等待,在读书中迎来列车的到来。”
此时,阳光依然明媚,越是在列车到来的时刻,车站越显得安静。哦,安静的读书角,安静的候车厅,安静的北屯……我突然想起我们上午去市里经过的一条路叫多尔布尔津路,司机小祁告诉我:“多尔布尔津是北屯过去的地名,蒙古语,意思是平坦的毡子,是兵团老领导张仲瀚给这里重新起名叫北屯,意思是在祖国的北疆屯垦戍边。”我想,由平坦的毡子到北边的屯垦,历史的演绎虽然经历了许多,但这块水草肥美的地方因为有我国唯一一条静静流向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而显得整座城市都是那么安静……安静才能读得进书。不是吗?安静的北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