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的我们杂文随笔

2020-06-25随笔

《竹林中》的我们杂文随笔

  在知乎上搜《竹林中》,看到很多人问这个故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真相恐怕连芥川本人也不清楚,重要的是真相被当事人掩盖本身。

  七段叙述,七个叙述者。从目击者的证词来看,每个涉案人的供词都符合案发现场的场景。一匹马,一截绳子,佩刀和弓箭,男子被害,女子受辱后失踪,这是仅有的确凿无误的事实。然而,三个涉案人员却讲出了三个完全不同却合乎情理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无人招供的探案情节,这桩案件牵扯到的强盗,丈夫和妻子三人都对自己的杀人行径供认不讳。同时,每个人都坦诚地表示愿意接受审判。

  所以,真相是怎样被掩盖的呢?他们在自己的故事里,或是洁身自好,或是情真意切,或是慷慨悲愤,或是大义凛然;但在别的叙述者那里,他们面目狰狞,冷酷无情,见风使舵,虚伪做作。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杀人或是自杀行为,也成了伸张正义的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形下,谁是凶手似乎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知道案发的真相,没有人知道谁对谁错。

  芥川龙之介可能就是要将"真相被遮掩"这件事本身呈现出来。从不同的`证词中,我们看到人在不自觉中美化自己贬低他人的行径,这可能源于本性的自私,也可能是当局者迷的处境。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其中——关于同一件事,一千个人能给出一千个不同的描述。我们都在自己的故事里光鲜亮丽,却在别人那里作为反派面目狰狞。

  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看到人抱怨舍友的目中无人,抱怨熊孩子的横行霸道,抱怨职场的勾心斗角,旁观者的心里状况是怎样的呢?表示安慰,表示同感,表示"我也受了这样的委屈"……我们纷纷把身边人对号入座到故事的"反派"中,而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到受害的一方。总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始终过得小心翼翼,但总是受到来自别人的伤害。果真如此,伤害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抱怨着,看到别人的抱怨,便报团取暖,数算自己的好,计较别人的错。而一篇短短的《竹林中》,生动而极具讽刺意味地展现了这一个侧面下的人性。它叫我们警醒:有没有这种可能,你口中的你不是你,别人口中的才是。《竹林中》的人们,其实就是我们。

  《竹林中》只是一个典型。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也是竹林中大树下的凶手。

【《竹林中》的我们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水与竹的依恋杂文随笔

2.玉京,我们来了杂文随笔

3.我们的爱杂文随笔

4.如果我们杂文随笔

5.我们的二班杂文随笔

6.我们需要爱杂文随笔

7.曾经的我们杂文随笔

8.我们的爱情杂文随笔

上一篇:竹林深深杂文随笔下一篇:凡尘一梦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