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很羡慕一种人,跟名气大小无关,跟环境优劣无关,跟身份高低无关,跟贫富差距无关,跟学识深浅也没有关系,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他们,更没法定义他们,只觉得他们的行为让人如沐春风,舒服至极。
一个爷爷 有一辆陪伴四十年的自行车,尽管旧了,但是他可以把自行车照料地一尘不染,并且车胎里的气压永远刚刚好。
同学的父母在山区的石头房子冬天总是有温暖的火炉,房间里各种器具都有七十年代的特征,但即便是在煤炉上的烧水壶也是锃明鲜亮,一粥一饭简单,却总是火候十足。
一个破四旧时期的落后分子街坊老奶奶,被其他人检举迷信观音而被人疏离,但是她把家里三进小院打理成一年三季鲜花盛开的胜境。
《窗边的小豆豆》中黑柳彻子的姑姑在战后物质极为匮乏的时候,用旧衣服拆下来的布头给小豆豆做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扎辫子,引来同伴的羡慕。 这件事让小豆豆明白,美好的体验不一定跟价格有关。
钱钟书先生居所寒素,这么有学问的学者书架曾经是红砖加木板搭成。他有趣:晚上没事儿还有兴致帮自己家猫跟林徽因家的猫打架;模仿小学生字体写剧评发给《新民晚报》;给妻子写打油诗情书。
丰子恺的孩子拉开抽屉做成台阶取高处的苹果,他没有批评,反而乐陶陶地画进画里;孩子想知道为什么表针会走动,丰子恺便拆开来给孩子们讲解机件。
著名媒体人梁文道先生不管去哪里都带着那把在英国定制的雨伞,一用就是十年,对于这把伞,他很是长情。他做文化节目《一千零一夜》,有观众问团队成员,给我们看看道长的NG镜头呗,让我们也高兴高兴,但是得到的答案是,他没有NG过。事实上他的节目做的并不是完美无瑕,只是他把更真实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不耻于认错。
有绘画成就的人我们称之为画家,有音乐成就的人我们称之为音乐家,有哲学成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哲学家,照这样推理,是不是有生活成就的人可以称之为生活家呢?貌似这个推导不能成立,因为没有谁能界定生活的成就的标准。
那么再换一个方法,中国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某一个思想领域观点鲜明并且践行其观点的人也被称为家,比如儒学家,法学家,道学家,阴阳家等等。那么在生活中有思想有见地,并且一贯遵循其生活思想和原则的人,貌似可以勉强被称作生活家。按照这个说法,乔布斯践行其奉行的极简主义生活,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该算作生活家;Lauren Singer 奉行零垃圾概念,两年中之产生了一个小玻璃罐的垃圾,影响了一众环保主义者,她也应该算得上一个生活家。
李银河老师很喜欢生活家这个概念,当她在西湖畔的石头上看到镌刻的生活家三个字的时候,心弦被拨动了。她在《生活家与工作哲学》博文中表达了一个观点: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价值是过一种舒适、宁静和沉思的生活。她认为生活家是对工作哲学的一种挑战。鉴于阅读有限,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生活家在一个哲学的层面上被拿来讨论。
开篇列举的那些人,虽然没有对太多的人产生影响,他们生活地有原则,有趣,有标准,有节操,并且忠实地守护自己的生活原则,尽管各具特征,在我看来他们却都是生活家。
成为一个生活家是我的梦想,但是我知道可能穷极一生也未必能够实现。因为我知道生活家不是简单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的人,也不是通过一些攻略可以训练成就,没有经过沉思,没有固定的生活原则,未曾执行过既定标准的人即便浑身技能,也不能称为生活家。
很意外地,我成了生活家专题的推荐作者。
我知道这只是数据达标的表现,并不意味着自己作品优秀,不过可以直接通过审核还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毕竟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的人看见我心仪的极简和零垃圾的生活理念,也可以展示自己或慌张或从容地生活状态还有自鸣得意实则拙劣的手工。
但愿李银河老师提出的生活家的表述中,关于“沉思”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