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淮南潘集那天,正赶上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里的秋分,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真应验了“风和日丽、秋高气爽”那句美好宜人的描述。
上午开完会,下午就驱车到泥河生态园参观,车辆在一条很宽的路面上行驶,两旁是大片大片的水域,很远看到马路上方有条幅,赫然写着“泥河镇后湖生态园欢迎您”字样,两旁每隔不远就有矗立的广告牌。当地朋友说:这里是采煤塌陷区,无际的湖泊是过去大片的良田塌陷形成的,政府通过生态治理,技术集成,已形成水上、水下立体种植、养殖,联合生态公园。目前作为一种“后湖模式”正在向全国推广。汽车在一片空阔的地方停下来,一块巨大黄色立起的石头上写着:后湖生态园,眼前的一切都还没有历史,到处裸露着鲜嫩的茬口,它们刚刚从亿万年封存的土地跌落进湖底,又被强行站起来,成为我们脚下瘫软的荒芜。
踏上这块土地的瞬间,我有种感觉似乎不是到达,而是舍弃或丢弃,在此之前,这里的一切忽然成为昨天或者遥远。路边有一些地摊叫卖着小饰品和纪念品,一对夫妻在卖麻辣串小车旁忙碌着,水果筐前围满了半大的孩子,他们不停地跑来跑去,俨然一个缩小的集市,我一直在琢磨这里的以前是个什么样子,那些塌陷下去成为一汪汪湖水的地方,过去是农田、村舍?那些祖辈住在这里的村民如今早已经搬走了,但是他们把家园留在了这里,把田园留在了这里,因为心一直留在了这里。那一瞬间,时光在我面前或左右,或前后一下子分离开来。
周围是无际的水域,大片的藕荷铺满了整个水面。所以当我来到这里,一下子看到那么多的碧叶连天,就忍不住和大家一起下了车,水边有一块竖起的木牌,写着:水生蔬菜区。该区主要种植莲藕,以紫藕、白藕为主。再往下,是一条用木块架在水面上弯曲的小桥,九曲十八弯,慢悠悠地向着湖心延伸,我是走在最后的一个,在水湄边看到那条木径,那么朴素,那么美,望着它我一时竟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走上去,我就像走进了另一种岁月。我用一块块木头的朴实延伸了眼前和以往,虽然我还能听到身后乡亲们的话语,但我感到越来越遥远,渐渐地远在我生命的盲区里。我小心翼翼地往里走,木桥悠然,弯曲没有规则,两旁茂密的荷叶让它变得更瘦更隐秘。有的地方没入水中,很不平坦,我守住自己,顾及着脚下,却不停下步子。
脚步越走越远,水面很静,荷也很静,谁也不清楚田田的荷叶下莲藕在淤泥里的长势,一湖不动声色的绿,像一则谜语,从谜面猜不出结果,这些很快让我安静下来。我想此时我是忘记一切的,对于我们在几千年农业文明中形成的视觉、情感、意识,我们走在有水、有植物的地方一定是安详的,也是视力最好、心情最诗意的时候,因此我能看到并看清水里的水草、叶上的水珠、以及残荷垂下的情绪。
此时,已近中秋,荷花已谢,偶有几盏亮在其间,像俏皮的女儿,妩媚生动,大家争着以花为背景拍着照片。一直生活在淮北大平原腹地,记忆中关于水乡、莲藕方面的知识很少,追溯到诗歌《汉乐府》里有首著名的民歌叫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可见莲是江南一道独特的风景,采莲是江南夏日一种常见的劳动或者游戏。而在江北的后湖,时至秋分,早已是过了采莲季节了,这个时候荷叶已有枯黄的迹象,全然没有夏日的鲜活与生气,让敏感的人见了顿生世事沧桑之感。莲藕真正成熟是在寒露过后,现在只能静等水下的果实变白变胖,荷叶们似乎有了明确的走向,它们不是为谁展示,也不等待谁的欣赏和赞美,而是以一种最自然的形态,甚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种趋势。叶子渐残,就像一个世事中成熟的中年人,内容愈加厚重起来,外在也转为朴实了。
偶有鱼儿跳跃,但看不到鱼只听到水声。是我们的脚步惊动了它们,所以完全可以把这美妙的声音当作荷叶的鼓掌,荷花的笑声。这样的声音可以告诉我湖水的另一种深度。我在浓密的荷叶间走着、沉浮着,就像在水里沉浮,就像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株荷。我想,如果此时站在远处看我自己,我作为一个闯入者的身份就会昭然若揭,是的,我也是一个粗暴的入侵者,带着很多与这个后湖的宁静不和谐的东西闯入,但我愿意就此沉入,沉入这宁静,融入这其中,成为宁静的一部分。这个生态园诞生在原来的泥河镇,在地球同一个经纬上,世事变迁,转眼间让它们从陆地变成水域,而且变得那么彻底,那么的分明,从此就像两个世界……
就要离开这里了,我的心在隐痛,这隐痛来自哪里?我再次陷入也许是循环往复的、被别人嘲笑的土地伦理的坚守、和田园牧歌的“虚伪赞美”里。虽然我被眼下蓬勃新生的生态园包围着,仍有一种失乐园的感觉,失去踏实而饱满的感觉。那些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是不是已经调整好自己,学会了适者生存?面对他们,我真的感到自己不如他们快乐沉实,他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伤口上却如此淡定,努力愈合,并没有疼得麻木、失去知觉。相反他们生活的圆心和原点都是那么具体,为此所做的一切也都是那么具体生动,因此,他们痛苦和快乐也都是那么真实具体。我也并不拥有比他们优越的生活、以及生活态度,尤其没有他们对生活的自信、以及从生活里汲取快乐的能力。无论我看到眼前是一个多么美的生态园,相信在他们的眼里和在我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今天的大地就像一本翻动的书,是不是越翻越生动,越翻越美呢?我常常觉得,在所谓现代文明的参照和映衬下,人生的撤退会有多么大的积极?
轻轻地关上车门,从车窗再一次回望水上人工种植的沃沃藕荷,我的心跟着悬浮着的荷叶一起颤抖。我们的田园啊!我们的田园啊!但愿每一棵植物都可以找到落脚的地方、生存的地方,毫无顾忌地汲取营养。日不私照,无论水里还是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