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散文
提到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一生,用它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来做评最为贴切。她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是黄昏吹着风的软;是天真是庄严。她是多少后人心中梦中的白莲;是一树树的花开;是爱、是希望、是暖。仿佛所有的词汇都用尽,也不能道出这个女子的精髓。
一本王臣的《林徽因传》竟让我莫名地欣喜。喜欢那一眼能看到底的白,透着干净与清澈。心灵的疲惫在触目的瞬间便释然开解。一盏香气袅袅的茶仿佛承载了岁月的韵致,只在自己的世界里起伏飘荡,像极了那个如兰似莲般的女子。蓦然回首,那些时光流逝的光影好像不曾带给她任何的风霜;只在似水的年华里徒添了一份神秘的回味。
看着窗外繁华的四月,扯一缕阳光入怀。让思绪沉寂在一抹寂静地遐想里:是什么成就了她的才情?认真翻阅着手中的书,我想在这本自传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成就她的除了她自己地努力之外,还有五位同样优秀而让人敬佩的男子。正是因为他们的博大、克制、慈爱、尊重与懂得,才成就了她如同鲜花般绚丽而多彩的人生。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她的生父林长民。虽然他从小便受封建家庭地熏染,日后又在民国政府为官,但却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和开明思想的父亲。他不仅给她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她像一株阳光里的禾苗一样沐浴着春光尽情地成长;更是给了她人生方向上的指导。半年的欧洲游历生涯,使她在眼界上立于一个更高的起点,有着一种千帆过尽后的开阔。而与那个浪漫诗人徐志摩地邂逅,也是因他而起。
那日,当徐志摩叩开林长民在英国伦敦的临时家门时:年仅十六岁的林徽因像一朵清新的小花,寂静地立于父亲的身旁。那一眼便是冽冽日光下恍如隔世的沉寂。于她们而言,那一段相识相知的时光,便是一生最美好的记忆片断之一。温婉得如同夏夜里的白莲,带着皎洁的炫目。
然而他在她青涩的年华里只能是雨后的彩虹。纵然那些色彩是如此的绚丽迷人,可那样的风景却只能是昙花一现。尽管后来他为了她离了婚,可再见时她的身边已有了梁思成。虽然她也爱徐志摩的才华、浪漫和率真,但她更爱梁思成的宽厚和沉稳。而徐志摩,那个才华洋溢却有着倜傥神韵的男子,只能带着朦胧地惆怅立于斜阳之外,无限忧伤地雾里看花……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初见,并没有电光火花的吸引;但他的宽厚;他的才思;他的沉稳就那样随着岁月地沁入,一点点地入了她的心。他爱她虽然深邃,却也宁静温柔。让她在自己舒适地呵护里一点一点地沉湎。而她果真便沉醉于这样的细致和体贴里,用长相厮守来做为最真诚地回应。就连后来,林徽因与她和梁思成共同的好友—金岳霖之间生出了相互爱慕的情愫,都能跟他和盘托出。这于梁思成而言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来接受并理解?可梁思成正是用他那宽厚,沉稳且如青松般高尚的品格,去理解林徽因和金岳霖。他爱她亦尊重她,这才致使他们三人之间清清爽爽,从此友谊更加深厚绵长。
而最让人称绝的,便是慧眼识珠的梁启超。如果没有梁启超的“视得”和打磨,就算林徽因是一颗千年的珍珠,在父亲去逝家境衰败却又战火纷飞的情景下,一个弱小的女子终究也只有被埋没的份了。梁启超不断极力促成她与梁思成的婚事;且在她父亲去逝尚未与梁思成成婚的情况下一直资助她的学业和母亲。林徽因因此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说的便是那个抛弃个人情感,一生追随其左右的金岳霖。他爱她却只表达,不期许、更不可能逾越。当他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女子天天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与她的丈夫夫唱妇随的情景时,他可曾有过短暂的失落?而他的确是一个叫人称奇的男子,因为他的爱里面不只是一种很自我的`爱,还有更多的敬。敬重他与梁思成的兄弟情谊;也敬重他与林徽因之间的那份默契。所以他一生与她们为伴,却终身不娶。于一个小我而自我的个体面前,这又需要何等博大的胸襟啊!
这是一群怎么样的人啊?林徽因的一生便是在这样一群至情至信人的爱与敬的包裹下,倾其一生而绽放出最美的光华。林徽因的个性是热烈的,她以柔弱的个体积极地吸收着光亮和知识;然而她的一生更是寂静的。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乱的年代,她把自己一颗沉潜的心都交给了学业、事业与研究。她是一朵寂静的白莲,独自嫣然却静美生香。
喜欢你是寂静的!每个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寂静的追求和执着的坚守,才会在若干年、甚至几百上千年之后,还能绽放着独特的华彩和光芒。否则一抔黄土的掩埋下,尸骨无存的灰烬里除了都是花草树木的养料之外,可曾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像林徽因这样倾其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是很多生命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收起缥缈的情思,看着远处那些美丽的春花,我禁不住在在心底感叹: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爱、是希望、是暖!
【你是人间四月天散文】相关文章:
5.你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