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饰是指女人的梳妆打扮,它可以焕发青春活力使容颜漂亮美丽,古人称“女为悦己者容”,这在封建社会里几成定律。妆饰就其主要内容来看,有发式、脸部美容、和身上佩戴饰物三部分。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唐代妇女的妆饰。
唐代妇女是以长发乌丝为其特征的。髻是挽发绾结在头顶上,有高髻、低髻、侧髻、绾髻、拔丛髻、同心髻、交心髻、囚髻、抛家髻、扫闹髻、百合髻、长乐髻、乐游髻、云髻、飞髻、花髻、凤髻、乌蛮髻等,皆是随意之所好而立名。如以两髻抱面称为“抛家髻”,宫廷中女子束发急促、匆匆梳就称为“囚髻”,发式蓬松散乱称“扫闹髻”,以乱发胎垂障于两眼上部称“拔丛髻”,至于“乐游髻”我想是外出郊游时梳的休闲发式。诸此等等,或取诸形象,或取诸意境,大体上多属宫妆一类。唐人髻式多流行高髻。一方面体现妇女形体修长,一方面显得高贵大方。诗人咏妇人高髻,通常称“高髻云鬟”。
鬟是把头发梳成中空作环状,多为未婚女子所梳。唐以高鬟最为流行。高鬟必须留长发,故亦有用假发梳妆,并以细铁丝做为骨架使之高高耸起,其高度可达一尺多。鬟的高低视妇女的形体长短高矮而定。
双髻双鬟系把青丝梳在头顶左右两边,多是未成年女子及奴婢的发式,人们因其形状,或称为“鸦鬟”、“鸦髻”,或“丫鬟”、“丫髻”,这便是后世称女孩或婢女为丫头的由来。唐诗中多以云髻云鬟来形容妇女的乌丝发,韦应物诗“高髻云鬟宫样妆”,黎扩诗“高髻云鬟罢归妆”即是。出土的唐代壁画墓俑以及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宫乐图》都保留了大量真实的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
唐代妇女的面部化妆,一般是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画眉黛、描花靥、贴花钿、点口红。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系用铅锡等矿物碾碎磨成粉末加上香料合制而成,现今常说青春已逝为“铅华褪去”便是由此而来。胭脂一称“燕脂”或“燕支”,原产西域,是一种红色颜料,原料是红蓝花,因盛产于燕支山而得名。黛墨用以涂眉毛以四周,呈黑色,若略带青色称“黛青”,略带绿色称“黛绿”。口脂则用以涂口唇,有红黑青白等各种颜色,即今日所称的唇膏。
通常先在脸部薄薄施粉,然后在手掌中调匀胭脂涂于面颊的,称为“红妆”。淡妆浓妆各随所爱。浓妆称为“酒晕妆”,浅妆称为“桃花妆”。唐人亦有称浅红色的胭脂为“檀”,俗称桃花粉。《花间集》:“翠钿檀注助容光”、“香檀细画侵桃脸”,这些诗句均是形容女子面如桃花般美貌。妇女亦有用黄粉涂面的,称为“黄妆”。黄妆可施在脸上、额上、眉上,均视各人所爱。涂在额上称为“额黄”、“蛾黄”,或“鸦黄”。李商隐诗:“何处拂胸资粉蝶,几时额黄藉蜂黄”,是描述黄妆的动人诗句。
唐妇女特别用心思来妆点眉目。眉目不能说话,却最能传神。李白“眉语两目笑”,柳浑“窗疏眉语度”,均是写眉目传情之语。妇女亦有在画眉前将脸上的眉毛剃去,然后用黛青画出各种眉饰,称为“黛眉”。初唐宫中妇女喜欢阔而浓的眉饰,称为“广眉”,时谚有“宫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的说法。盛唐流行细而淡的长眉,称“蛾眉妆”,亦称“时世妆”,杜甫咏虢国夫人诗“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诗“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就是指此。细长的蛾眉亦称“柳眉”,吴融有“柳眉梅额倩妆新”的诗句,白居易《长恨歌》形容杨贵妃时写到:“芙蓉如面柳如眉。”不仅宫中善于画妆,唐代女妓们也善于画妆,其中有人画眉每日一个样子,号称有“眉癖”。《清异录》载有妙龄比丘尼姑亦善画眉,自创新意,另辟蹊径,所画眉“轻纤不类”平常,时人称为“浅文殊眉”。连在修道院修行的比丘也喜欢画眉,可见画眉在当时流行的程度。
花靥是妇女在面颊两旁用丹青、朱红等颜色点出似线、似星、似弯月等形状,来增加脸部的彩晕。相传三国时,吴王孙和的邓夫人由于不小心把面颊撞伤了,虽然经过太医医治处理,但伤处愈合后仍留下痣般大小的朱点,可孙和看后,却觉得“更益其妍”,此后,诸美姬为了邀宠,便纷纷效仿。唐代咏靥的诗很多,如元稹“醉圆双媚靥”,吴融“杏小圆双靥”,温庭筠“绣衣遮笑靥”等。
花钿亦称花子,是点在两眉当额之处,温庭筠“眉间翠钿深”即是指此。通常是用金银、珠翠、云母与各色颜料调剂合成后,剪成各种花样粘贴在额上。相传起于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一日,公主惓卧于殿庭屋檐下,恰巧有一朵梅花飘落在她的额上染成颜色。宫人们发现寿阳公主愈加美妍,遂竞相效仿,由此名之曰“梅花妆”或“寿阳妆”。
在唐代,用以点口唇的,有石榴娇,小红春,大红春,半边娇,圣檀心,露珠儿,洛儿红,淡红心,小珠龙,媚花奴等美艳动听的品名。
唐代还有一种妆饰叫斜红,它是在太阳穴两旁以描红颜色作妆点,多数描成弯月形状。罗虬“一抹浓红傍脸斜”便是咏斜红妆的。
化妆不仅可以遮丑,而且还可以增添妇人的风姿和美色,起到美容作用。《教坊记》载歌舞妓庞三娘年老色衰,脸上起了皱纹,她善于以化妆来修饰自己。一日,州中将举行大宴,州官遣使人到庞三娘家邀请她出场歌舞。此时三娘已卸妆,使人骤见其容颜,称为“恶婆”。三娘谎称自己是三娘的外甥女诓骗使人,并约他明日再来相见。次日,使人来到。此时三娘早已经过化妆,一身盛服,“容光艳丽”,使人已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了。还有颜大娘善歌舞,但“眼重脸深”,用现在的话就是脸长、眼眶深,称之为美女实在难以苟合,但颜大娘善于化妆,美容之后,双目“遂若横波”,前后可谓有上帝与天使之别。
唐妇女戴在身上的饰物通常有簪、钗、钏、指环等。簪是用以束发的。唐人有头上黛花的习俗。妇女簪花常用牡丹、腊梅、桃花等四季鲜花,常随季节时令变换。妇女头上饰物亦有用贵重的珍珠、翡翠之类以表示身份的高贵,此类饰物通称为“珠翠”或“朱翠”。簪花显得娇媚亮丽,簪花钿、珠翠又显出雍容华贵、一身珠光宝气的气派。
簪亦称步摇,白居易《长恨歌》有“云鬓花颜金步摇”的诗句。钗有各种纹饰形状,多数为龙凤花鸟等。
钏是套在手臂上的臂饰,唐人亦称“条脱”、“跳脱”,李白“举袖露条脱,招我饭胡麻”,指的是臂钏,亦有套在脚上的,称为脚钏。
戴指环是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风习,汉魏以来又成为男女青年寄情定信的纪念品。《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题解中说,中山李章武到华州旅游,与一美貌女郎相爱,同居月余,临别时女郎以指环相送,并写词曰:“捻指环,相思见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所以自古以来,指环不仅是一种形式美的装饰,也是爱情的象征,在唐代更是如此。
应该指出:妇女的化妆多数是在宫廷妃嫔、宫女、贵族官僚富家妻妾、以及专卖色艺的教坊女子中盛行,至于一般的庶民百姓中的妇女是不会像上述那样讲究化妆,刻意打扮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