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2)

2021-03-17诗歌

诗歌作文 篇4

  没有去过康桥

  却可以遥望

  在满空里寻思

  康桥迷人的魅力

  想必也不过是一处小桥流水罢了

  夕阳中那曼舞的金柳

  想必也不过是诗人幻想中的新娘

  软泥上招摇着青春的音符

  想必也不过是康河里的一颗水草

  沉淀如彩虹似的幻梦

  想必也不过是投满船痴心的月光

  悄然笙箫也未必放开歌喉

  于是在康和轻柔的静默之夜

  流淌的只是诗人的依依惜别

  一支寻梦的长篙

  没能探出梦中的长路

  却在来去匆匆中撑响星夜飘荡的歌

  令康桥难忘

  康桥在否

  唯有天际火红的云彩

  复述着诗人真情绵绵的眷恋

  折起二十八行诗

  将一个热情浸透的灵魂缅怀、缅怀

  是一种纯粹的美丽

  没有去过康桥

  却可以遥望

  在满空里寻思

  康桥还有的故事

  【点评】本诗延续了《再别康桥》的忧伤缠绵的风格,针对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演绎,让人感觉亲切而美好。 “没有去过康桥/却可以遥望/在满空里寻思/康桥还有的故事”表达了对徐志摩的深切怀念。

诗歌作文 篇5

  对于传统的诗歌美学而言,它的原则性比较强调社会学与美学的一致,相较于当代诗歌的美学价值研究而言,我认为二者强调的是不同的。从表面上是一种美学原则的分歧,实质上是人的价值标准的分歧。这就是原何老一辈诗歌评论家对当代80后歌作者的作品一味吹毛求疵的根由。在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抒人民之情”得到高度的赞扬,而诗人的“自我表现”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董喜阳在《夜雨迷离的时光(组诗)》中分别用“迷茫”、“彷徨”、“迷惑”、“思考”、“春天”作为小标题,诗中说“我是太阳下一棵流浪的树”“让我一个人去品尝遥无人烟的荒凉”。这可以说是董喜阳的个人精神价值的体现,我用我羞涩的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的价值是离不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在当今这个社会,人的地位不断提高,权力不断复苏,在他的诗歌中所谓的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便自然会提高其存在的价值。传统的诗歌美学是存在其缺陷的,董喜阳在诗中试图去寻找新的美学天地。这个新天地要靠在当今社会中提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心灵是否觉醒,精神生活是否丰富来作为标准去衡量它的意义。社会思想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某些意识和感情,但是它不能代替,二者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规律。笔者这里想到董喜阳的诗观(诗歌应该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在这里允许我取断句。)艺术探求的人的情感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所谓的诗歌多元化应该是不同价值标准的美学多元化。政治的实用价值和感情在一定领域是存在其非实用性的。正如一棵树在植物学家和诗人的眼中价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想董喜阳是一个真正懂得诗歌的'人。

  所以建议大家多去读读他的诗歌。

  建议大家去读就一定要有他的诗歌的可读性作为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是可读的,什么样的诗歌缺乏可读性,它的界限在哪里呢?在诗人董喜阳的诗作《在异乡,巧遇李太白》里,“都市锃明瓦亮的街道旁,夕阳独醉”“黄昏,老太龙钟,一些动词在喉咙集结”他在语义上制造了含混的效果。这让我想起克利恩斯·布鲁克斯在阐述它的诗学理论时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诗的语言就是悖论的语言”。也就是说,诗的语言在本质上是含混和反讽的,所谓的张力只有通过语言的推敲和摩擦才得以实现。我认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诗人如果做不到在他的写作中使用过去被判定为没有诗意的词汇,那么,他的写作多多少少应该看做是不成功的。而董喜阳则是懂得在一些人看似不平常的生活中挖掘令人震惊的诗意的诗人。

  今天,正握着笔的诗人是光荣的、沉重的——后代人和未来的新艺术在多高的一层波浪中涌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今天无数个像董喜阳一样的诗人的努力,取决于为他们建筑起一层多高的阶石。也为自己在艺术世界中找到并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走下去!前方什么也没有,甚至没有脚印没有道路。每一支笔和每一个夜晚,都不会是徒劳无意的。

诗歌作文 篇6

  一抹夏的云彩画卷

  漾开了灼灼阳光的青睐

  花草树木在热气中蒸腾

  葳蕤了仲夏特有的气息

  蓝天白云在天宇里徜徉

  环卫大妈身着厚厚的工作服

  建筑工人爬在高高的架手上

  一扫帚一块砖都是家庭的希望

  七月流火的岁月里

  多少爱在炙热中上演

  马路边,田野里,工地上

  随处可以看见忙碌的身影

  炎热的骄阳下

  寻不到一丝风的痕迹

  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腾腾的暑气

  知了在树荫里尽情的欢唱

  江南的高温一直持续不下

  一瓶水,一片瓜,一席阴凉

  为我们送来些许的凉爽

  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双手

  我想我的父老乡亲此时

  一样赤着博挥汗如雨在田头

  锄草,撒农药,摘瓜菜

  几亩薄田就是他们一生的依赖

  七月就这样姗姗而去

  一些感动的故事还在继续

  就像荷塘里的青莲

  仲夏,为爱就会娉开

诗歌作文 篇7

  有人说,成长是疼痛的美丽,像小小的蚕蛹,在茧里挣扎。它在成长的同时,也承受着成长的痛楚和煎熬,没有谁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痛。然而当它最终破茧而出,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换来的是艳羡的目光和满意的微笑。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我们不停地在追逐,在梦想,在憧憬,同时也不断地感受迷惘,破灭,失落。在得到与失去中,在成功与失败中,在欢喜与哀愁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读懂什么是“成长”。

  有人说,成长是一场幸福的灾难。两个简单的词组合在一起,让“成长”变得出奇的迷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曾经历的,那么新鲜好奇,所有的感受都是强烈,有用不完的热情和力量。

  无论怎么说,就像诗歌,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过程。

  诗歌,总是我们的成长融在一起,诗歌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跟随着诗人的心意,或隐晦,或直白;或从容,或矛盾;或欣然,或心酸;或张扬,或绝望……字字句句,进入到读者的脑海里,竟与成长的心情相融合。突然地便意识到——哦!诗歌如成长的历程记录。

  我十分偏爱很美的诗,但也偏爱思想有浓度的诗。因为我希望,自己的成长历程像诗一样美,像诗一样思想充实。

  闲来无聊时,我经常喜爱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看着,看着,竟觉得自己好像成长了不少。哦,原来,自己也被诗人所带动了——莫非他(她)诉说的对象是我?

  谁希望自己的青春岁月一片苍白,谁希望自己的成长毫无意义。那就看看诗歌吧!“梦想不是回忆/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大声喊出关于梦想的感悟,愿你不再迷惘;“青春的生命是未逝的一瞬/快乐的青春更容易尽,”青春易逝,那就努力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就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道路”,若怀着珍珠般的思想,无疑会走入人生的误区。

  瞧,诗人们总是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思想——成长如诗歌般多彩。

上一篇:【必备】诗歌作文集锦十篇下一篇: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汇编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