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3)

2020-07-20黑板报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和汉字介绍

  普通话: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汉字:

  公元前2—1世纪,西域就有汉字出现,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汉语言文字也在西域使用传播。自那以来,汉语言文字成为西域各国必备的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唐朝时,汉语言文字不仅成为西域地方政权通行的语言文字,而且也成为西域各族人民自觉学习的语言文字。西辽王朝统治西域时期,推行汉文,汉语言文字得到进一步传播。元朝时,提倡学习汉法,用汉语言文字开科取士,造就出许多精通汉语言文字的著名学者。明朝时,汉语言文字继续在西域得到传播。清朝统一西域后,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满文的同时,主要使用汉语言文字。清朝后期,随着汉民的大量增加,汉语言文字在西域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继而,汉语言文字逐渐成为新疆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进普通话写规范字作文

  普通话,规范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还是有些人没有从我做起,就从我身边说起吧!

第一条:说普通话

  我的爸爸是一位南陵人,说话总是带着一股南陵腔,所以总是令我和妈妈难已听懂……

  一次,我与爸爸下去准备下去骑自行车,我刚打开门,爸爸用手提着自行车,对我说了声:去(原音为qu,但爸爸说成了ki),开始我还以为他要k我,我害怕极了,我刷的一下跑回小房间,把门锁上,妈妈问爸爸怎么回事,爸爸说:我让他下去。妈妈懂了缘由,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对我说爸爸用南陵话的去变成了ki.嗨!害的我耽误了玩儿的时间,所以我喊爸爸进家,给他上一堂普通话的课,开始,我先叫爸爸去,爸爸也很快学会了,我教了他一句又一句,他也说了一句又一句,我还叫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时时刻刻谨记:要说普通话!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但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但是,大家有可曾想过,如果我们民族在一起,那我们的交流就不怎么方便了,但当我正在沮丧时,我看到一则令我“雪中送炭”的新闻:现在,所有民族的孩子都在学习普通话,这样,我们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交流了,可以告诉自己的心声了,世界也因为我们,变得更美,更美……

第二条:写规范字

  谈起写规范字,我可也是有一些经验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规范字吧!

  每一次我们上街时,我们总可以看到每个买衣服,卖什么的,滥用成语,

  1、箭牌口香糖 一箭如故 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8、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当我看到时,我震撼了,也伤心极了,原本,我们中华骄傲的——成语, 从李白那代到现在,中间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却把他——中国的骄傲——成语,当做了广告词,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 成了广告,如果,有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嘲笑,谩骂着……所以我倡议:写好规范字,不滥用成语,不丢国荣。不忘国耻?!

  再说写规范字,就是要求我们在书面语表达中不写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字和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这其实也很好做到。就我们学生而言, 如果因为写了错别字而被扣分,那是很可惜的。再说,一个人的字能看出他的品德。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家要写好规范字。

  正如有人道:见字如见人,要想写好字,首先先要有诀:心要静,脑要静,但有着两个还是不行的,先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如同盖房子,首先先要建地基,地基要用材料,这个材料就是指我们的描字帖。只有描多了,才可以把房子一层一层往上盖……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从现在开始,共同努力。人人都说普通话,人人都写规范字。为营造规范的中华语言文字环境各尽所能,使我们中华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学校当前大好形势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的推广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因此存在“区域文化岛”的现象,这些“区域文化岛”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不过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推广普通话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地方语言,而是要消除沟通障碍,但是在推广当中的确出现了消灭方言的现象(例如南宁的平话与白话)[30] ,所以在推广的时候要把握好力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积淀之一,就和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因为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因为多样性,生物圈才能维持平衡,保证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能够正常的进展下去。语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才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因为多样性,才不会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同样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的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

周恩来总理谈“推广”

  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就阐明:“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地,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标准口音

  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以普通话为例:

  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 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上一篇:宣传普通话黑板报内容下一篇:普通话黑板报内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