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2021-06-13图片

说课稿 篇6

  《叙事要完整》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成长”,所选课文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学习的表达技巧。

  本次训练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感知作文的完整性,明确记叙的六要素和写作的顺序;二是学习运用描写生动记叙事情的经过。

  基于此,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初步感知作文的完整性

  2、回忆和再现记叙六要素

  3、学习运用描写生动地记叙事情的过程

  其中教学重点是:学习完整叙事

  教学难点是: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记叙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和片段训练法。让学生在交谈中加深对记叙文六要素及写作训练的认识。同时辅以相关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导课;二是写作导引;三是写作实践

  第一环节通过美文导入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每天面对的人和事都可以入文,想引起学生表达的兴趣。

  第二环节,学生通过病文分析、阅读教材,明确记叙的六要素及其作用,并进一步思考分析如何才能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由此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写作实践,通过两个板块来完成。第一板块,要求学生阅读教材41—42页所给材料,讨论怎样给它们排序最好,并说明理由。在这一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感受不同记叙顺序在中的不同体现及不同效果。第二板块,要求学生补充材料,完成片段叙写,并完善成文。材料为:

  “昨天,我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心里很不舒服。我暗下决心今后再也不迟到了。”

  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纵观本节课设计,我觉得整体授课思想清晰,课堂上给了足够的讨论和写作时间,学生对训练内容容易把握,教学目标的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都不是问题。虽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点滴训练,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一定会看到成效。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练习巩固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第四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学习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概念含义和书写规则。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离子形成,物质与构成粒子的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处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大多数很喜欢上网,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 。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二、学情分析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困难。

三、 教法与学法

  探究教学法、讲解法、指导阅读法、启发式、列表法、归纳法。

四、学法指导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形成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猜想假设、探究新知”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五、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开发和转化思想的形成。

六、 教学程序

  知识回顾、情境引入

  引入新课: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它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学生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力呢?引出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创设情景:以镁原子为例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各个部分的含义。

  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互相讨论,

  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

  三类元素的最外电子数目特点,

  归纳小结:三类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别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讨论:原子得失电子后会怎么样?引出离子的定义。再有得失电子后带的电荷不同引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概念

  (设计理念:通过启发分析和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使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通过启发分析和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使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通过分析离子与原子两种微粒结构的不同,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它们的表示方法也就不同。从而为介绍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离子符号的意义作好铺垫。)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吗? 通过NaCl的形成的三种猜想,探究NaCl的形成的实质。

  再用动画展示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得出NaCl的形成实质,用动画展示简明直观。使学生认识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七: 板书设计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

  相对稳定结构

  三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为密切

  离子的形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1)带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

  (2)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

  3.离子符号的意义:

  4.离子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5.与原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归纳详细

八: 练习巩固,适当提高

  在本节课的练习布置上,结合重点,我安排了自己设计的几道题。进一步巩固了重点。适当进行了提高,加深了理解。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通过探究猜想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讨论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

  本课题是在学习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上一篇:【必备】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下一篇:【必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