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6-13图片

【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由于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千米认识不深入,因此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三 、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分组讨论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是,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分别有多长呢?

  想一想,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千米。(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的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千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二)自主探究

  温故知新

  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新课先知

  自学教材26页例4。

  1、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它也叫( )。

  2、 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的长度。 运动场的跑到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 )米,2圈是( )米,2圈半是( )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 )。因此,1千米=( )。

  米和千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如果学校操场跑道1圈长200米,那么( )圈正好是1千米。 4、用卷尺量出100米的距离,看看它有多长。

  ( )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

  ( )个500米是1千米;5个200米是( )千米。 5、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50米,( )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6、一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00米,( )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千米。(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千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

  1、组长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组织小组交流疑问。

  2、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使学生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四、展示激励

  1、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

  2、全班学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补充,并作出一些评价。

  五、当堂检测

  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2、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

  3、千米是比米——(填大或小)的长度单位。 辨一辨。

  1、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3、1千米又叫1公里。( )

  算一算。

  20xx米=( )千米 4千米=( )米

  1千米—600米=( )米 1千米+500米=( )米

  1公里=( )千米 6千米=( )米 (使学生进一步解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拓展练习

  学校运动会1千米的跑步比赛中,第一名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离终点还有100米,最后一名此时跑完了多少米?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三单元的一首词《如梦令》。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选文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作者遣词、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侧重写景,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刻划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意境创造含蓄而深沉。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藕”这个生字,理解、感悟词意。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吟诵古词,掌握学习古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记忆、积累的兴趣。

  情感目标:通过词句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古词的韵味,领悟词人所寄予的丰富情感。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词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首先,“边读、边想、边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其次,让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打破常规,改革古诗词教学的传统做法;创设情景,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发挥想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一、渲染意境,激发情趣

  古诗词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课程伊始,在古琴悠远的乐声中,召开一个小小吟诗会,聆听着学生们饱含诗情的吟诵,自然而然的把课堂带入了古诗词特有的意境美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词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以之前学过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引出词《如梦令》,然后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李清照资料。

  新课标对高年级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以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于是,启发学生课前可以去查询资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学习古诗词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品质。

 二、反复诵读感悟意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诗主乎情”,如此丰美的文学珍品,只有

  静下心来读进去读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课堂上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层层深入的读,才能达到感悟词意、感悟词境、感悟词情的目的。

(一)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以及吟咏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韵味。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通过逐词逐句理解完后,请学生连起来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词读“胖”了,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此环节,教师不多作讲解,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因此,形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用笔来思考,也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书面文字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那些在阅读时偶尔闪现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因为有了笔才得以留下精彩。在描述画面的过程当中,他们也能旁征博引,情不自禁的吟出许多经典的诗文,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想象---放飞了孩子桎梏的心灵,唤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

 (四)、“瘦”读全词、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读出词眼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学生对词眼的理解各不相同:暮、兴、醉、惊、记。在找词眼后,再让学生联系词的内容说理由,在词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再一次细品了这首词,感受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出示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把两首词放一块儿,说说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通过对照阅读,惊喜的发现《如梦令》这种词牌在字数、句式、韵律方面的特点。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态度的融合、提升。在本课教学之尾声,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其他词牌名的词,来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以一课引一串,以本课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熟读、想象、描述、体会、品味”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古曲、古韵、古风、国画使学生充分享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凝炼美,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上一篇:【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下一篇:【实用】说课稿模板锦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