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5)

2018-08-24试题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2、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1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B、诗歌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

  D、本诗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乐趣的。

  1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

  A、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B、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C、陶渊明诗歌以《桃花源记》最有名,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D、陶渊明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四、文言文阅读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上一篇: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下一篇:初级试卷多项选择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