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测试题(2)

2018-09-01试题

题集二

  一、选择题:

  1、2008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2、《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A、世袭制B、禅让制C、土地私有制D、分封制

  3、“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当年写下的诗句,该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4、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①“授民授疆土”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③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

  ④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5、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①实行分封制②实行等级制③建立强大的军队④制定严酷的刑法⑤制定礼仪规范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6、古人有云“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后又有人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两句话分别是针对哪两个时期政治格局的描述

  A、春秋、战国B、东周、春秋C、西周、春秋D、东周、战国

  7、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①盛产渔盐,经济富庶②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重用贤才④团结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8、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诸侯纷争。今天的北京市所在地隶属于战国七雄中的

  A、齐B、赵C、燕D、秦

  9、观看下面的这组图片,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是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

  10、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怠工C、土地被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2、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大型话剧《商鞅》,在经过最近半年来的精心打磨后,再次亮相。小明陪伴妈妈观看此剧时给妈妈介绍了许多有关商鞅的事情,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鞅B、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C、商鞅的变法措施得到秦穆公的支持D、商鞅虽然被车裂而死,但他的变法措施却继续推行

  1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4、下列有关下图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③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是商朝青铜器的杰出代表作品④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5、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始创,观此胜于读古书。”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安阳殷墟能荣获此殊荣,原因是出土大量的A、人类化石B、尖底瓶及陶制用具C、甲骨文和青铜器D、石人和玉器

  A.阳城B.亳C.镐京D.洛邑二、改错(辨析)题(12分)

  2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2分)

  27.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分)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2分)

  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2分)

  30.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珠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4分)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

  32.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33.材料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四、简答题(6分)

  3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参考答案

  二、改错辨析题

  26.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启夺取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27.战国七雄是齐、秦、楚、燕、赵、魏、韩。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的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29.《论语》并不是孔子本人编撰的,而是由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书的。孙子的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30.都江堰在岷江流域,是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不是秦朝。宝瓶口引水灌溉,飞沙堰泄洪排沙。三、材料解析题

  31.(1)商鞅秦国(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3)地主阶级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32.(1)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2)铁器(3)史书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取代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3.(1)孔子、春秋(2)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四、简答题

  34.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击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从而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

上一篇:如何写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一篇:初一下学期历史第八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