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浅析论文(2)

2020-04-26实用文

三、财务管理目标与理财环境

  财务管理目标的四种类型的出现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利润最大化出现得最早,然后是每股收益最大化,再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近出现的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四种目标之所以先后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因为它们分别是各自的历史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1.利润最大化目标与环境。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期间内( 如一年),财务管理活动以取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相应的企业管理活动主要以如何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最有效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率为重点,不涉及资产重组问题,或者受环境限制,进行资产重组十分困难,企业既不能通过出售剥离现有部分资产,也不能收购企业,作为经营对象的企业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当然,更没有有效的资本市场来评估企业的价值,不论是收购价值还是总市值,都无法衡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利润最大化目标才是最有效的。

  2.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与环境。如果说利润最大化是衡量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的最佳财务目标,那么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显然不仅能衡量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效益,还是一个衡量单位资本( 资金)效率的最佳目标。表面上的数量逻辑关系,似乎对一个既定企业来讲,利润最大化也就是每股盈余最大化,反之亦然,但对于企业间的比较则大为不同,作为整体的企业间比较的共同基础只有在两个企业几乎完全一样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作为单位资本的效率的比较的基础则要广泛得多,不需要两个企业完全一样,我们可以把一个企业视为另一个企业的倍数( 或分数)组合。例如,一个全股本企业甲的资本量为 1000 万元,年利润为 200 万元;另一个同行业的全股本企业乙的资本量为 1500 万元,年利润为 240万元,从资本量上看,乙企业 1.5 个甲企业,但利润只相当于1.2 个甲企业,这里就能反映资本的效率差异。于是,问题的关键,也许就在于:企业乙能成为 1.5 个企业甲吗?它能重新组合自己的资产吗?能剥离自己低效率的那部分资产吗?这一例子说明,在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评估企业市场价值的前提下,企业能否有进行资产组合经营的环境,是决定企业究竟应选择利润最大化还是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关键因素,这两个目标自身并无优劣之分,环境决定了其优劣。

  3.企业价值(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与环境。企业价值是企业股东拥有的价值( 即股东财富) 和企业债权人价值之和,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不能等同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一个折衷的解释是债仅人资产价值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只获取固定的债权利息,能表明债权人资产价值是固定的吗?债权人对于自己资产的风险性没有一点顾忌吗?他不会为此寻求除利息之外的补偿或某种控制吗?事实完全不是这样,而这种控制也为关连交易创造了前提条件,也正是对类似问题的广泛考虑,才会诞生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当然,债权人资产价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视为固定不变的,例如某种风险等级不变的假设条件,这也就是我们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同的合理基础。另外,精典的财务理论所衡量的企业价值是资产负债表体现的企业价值,不论如何去处理股权价值和债权价值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不把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当作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深层考虑。

  利润最大,每股收益最大,当然企业的价值最大,但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是这 数量关系能概括的。企业价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股东财富是股东因为拥有企业股权而获取的财富,因此离开发达的资本市场( 最直接的是证券市场),就没有什么企业价值,也谈不上现代意义的股东财富,这正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成为最佳财务管理目标的真正基础。

  在一个发达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市场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某一期间的利润,还有风险、成长性等多种因素。例如上例中甲企业的单位资本( 金)的利润虽然比乙企业高,但由于乙企业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收益可能更稳定,按资本利润率计算,乙企业为16% ,甲企业为2% ,甲企业比乙企业高25% ,但在资本市场上甲企业与乙企业的股价不会有

  25% 的差距,两个企业单位股价很可能会一样。当然,这一切都有待于市场自己说明,这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差别之所在。

  对上述三种目标的环境分析表明,有几个关键环境变量导致了三种目标的各自合理性:①因不能进行资产重组,故利润最大化为佳;②因能进行资产重组,但缺乏>:请记住我站域名/<发达有效的资本市场,故单位资本收益最大化为佳;③因有发达有效的资本市场,故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佳。>

  4.利益相关价值最大化目标与环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员工、社区( 公众)、政府等,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中,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已被考虑,因为企业价值是股权价值与债权价值之和,但员工、社区( 公众)等的利益仍然处于企业价值计量系统之外。近年来的环保、社区就业的社会舆论实际上使这部分相关 利益要求表面化、市场化。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这已使得多数企业意识到维持长期的、稳定的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命脉之所在,但这是从企业自身考虑的结果,与企业社会责任无关,一遇到不景气,则大多数企业仍会拿员工开刀以节省支出,于是引发了就业与社区利益等相关 问题,即企业保证就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如此。

  因此,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与传统市场系统的效率提高有关,如股权与债权的关系问题,顾客、供应商与厂商关系问题,如代理成本与企业结构关

  系的理论已证明,产品类型的差异使售后服务需求不同,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售后服务需求越大,要求越严厉,则企业越不宜承担较大的风险,从而企业通过调整自身的财务结构和经营策略适应市场要求,保证这部分相关者的利益。

  第二个层次主要是一些以前无法量化的因素通过社会舆论而市场化,当然,到目前为止,虽然这部分利益要求已经公开化了,也就是市场化了,但仍未真正出现像市场价格一样明确的市场信号,虽然像防止环境污染问题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市场—包括价格( 如排污权等),但这仍是初步的。

  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背景不仅是企业价值的市场化衡量,更是市场本身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发展的产物,离开这一条件谈利益相关 者的价值最大化,充其量不过是书斋中的游戏而已。

上一篇:创投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如何完善学校基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