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论文

2020-04-26实用文

  论文摘要: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已成共识。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近几年来,全国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逐步减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高职教育也是如此。按照学校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学校的高职教育规模将逐步减少并尽量稳定在3000人左右。作为学校的高职教育教学单位―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因为办学规模在逐步减少而停步不全,而是积极依托本科院系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与丰富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沉下心来狠抓内涵建设,在打造高职特色上狠下功夫。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

  2007年,原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后,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专科的改革方向,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实现了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的成功转型。按照“面向市场、理论必须、突出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认真组织并完成了新一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确定了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掌握相关职业岗位或职业工种群所需的技术与技能,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比重,每个专业除最后一个学期的半年顶岗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安排了1-3周的集中实训环节,基本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40%的比例。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执行了三年,总体上说,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开出率不足,出现黑板上开机床的现象;由于实训教师比较缺乏,部分教师自身没有实践操作能力,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有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些专业的理论课时仍然太多,课程体系的整合还不到位;有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人才培养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等。为进一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把握机遇,寻求对策,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复杂。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更加明显,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良好的机遇。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与本科专业融会贯通,资源共享。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把握职业人才市场的脉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细致调研,科学预测,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因此,学院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开发设置新专业,真正实现按需培养,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克服人才培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二、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是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二是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不求全,以职业需求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三是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各专业都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的教学目的,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保证有1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实习遵循“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一致原则”;四是积极实行“双证制”。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应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或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资格。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五是改变“2.5+0.5”培养模式,尝试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2年在校学习,再利用1年的时间到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中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真正打造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实验、实训条件一直是制约学院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一是积极争取学校投入,着力建好校内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学院设置了金工实训室、数控模拟实训室、电工基础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室等近40个功能齐备、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另有5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走出去”,广泛联系、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目前学院已拥有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公司、江西润田饮料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西分公司、南昌雷式外语专科学校等40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依托企事业单位,探索学生培养和就业的“订单式”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人才,真正满足企事业单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供需合作关系,构建“按需培养,合同送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学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开展“订单”培养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一种极其有效的形式。学院正在与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苏宁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员工。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发展变化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做到零距离培养,学院和企业共生共荣。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具有“双师”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项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与培训,以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教师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学院的教师队伍无论就数量还是层次结构,均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实践技能而言,离“双师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教学大量使用的是课堂理论讲授的形式,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大送培、进修、引进和外聘的力度,依托人才市场和企事业单位来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尽快建立起一只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试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水利高职院校水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论文

2.试论高职创业教育创新论文

3.高职培养创新型人才论文

4.谈高职文秘速录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5.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6.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7.关于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8.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论文下一篇:试论专业课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