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连续扩招,使会计专业本科生偏多,但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高层次会计人才仍十分紧缺。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会计学科的高校,应在教学目标、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科学研究、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把会计学科教育推向新水平。
【关键词】高层次会计人才 需求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知识、新情况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上银行等业务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局限于原有的会计主体的假设范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大量业务要求具有国际间技术交流的能力,会计职业面临跨国业务的挑战,大学教育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脉膊,不断推陈出新把会计学科的教育推向一个新水平。
一、 设定或调整好会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寻找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根源要从目标设定这个视角加以审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计算机、普通话、外语及会计专业能力强;良好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素养。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推理而在于“成就”。我国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很强,弱在知识面窄,缺乏流程化运作和协同工作的能力,会计人才的供求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考证制度的规范化和普及化,各大学会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作出了许多调整,越来越接近职业界对会计人才需要的标准。因此,会计教育可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作为会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 改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
(一)课程设置方面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知识面要厚基础,宽口径,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仅在高年级开设专业化较强的课程,课程设置覆盖范围广,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涉猎广泛,有关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课程多,结构化的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一些高校,教学计划更新速度比较慢,明明已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却迟迟不肯作出变更。有些必要的课程可能因为师资的缺乏而最终被放弃,所开设课程的先导课程不够明确,因人设课现象严重。改革提倡双语教学,但4年下来,会计是什么都不知道。财务会计准则太多,课时不够,教学内容大都侧重于准则制度细节的解释,忽视了基本原理和概念框架的建立。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不适合教学,不是由浅入深,财务管理教材翻译国外的多,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编写出一批能够被全国范围内认可的高水平的会计教材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教学内容要丰富,包括:基础理论课如管理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课,如计量经济学、现代数学方法等;专业方向课,如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计算机会计、高级会计、纳税会计、政府事业单位会计等;选修课,会计学理论、会计史研究、会计方法研究、财务理论、管理会计研究、审计理论、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商法、资本市场、投资管理、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生态学等。
(二)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科研与实务能力的统一,是会计教育的整合。会计教学历来采取“填鸭”式教育,以教师为主,讲授会计知识。从现在来看,高校非常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实务能力。作为会计教师,其实务能力也能促进教学,但高校教师的实务能力只能靠自己,缺少一个从事实践工作的平台。大学教育方法的改革可从3方面入手,即案例教学、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
案例教学对老师要求较高,案例教学法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理财方案设计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某些现实的约束条件下,例如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信息和大量不确定性的条件,运用智力和情感锻炼他们面对复杂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财方案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同时,充分体现财务管理活动不能脱离特定的理财环境的操作性要求。更重要的是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为主,就财务管理领域中新的、特殊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对财务管理的突破和扩展,而且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技能教学是针对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从会计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出发,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按照企业会计工作的职业岗位进行实践性教学。《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打破教材的理论体系,按照实际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如出纳岗位、材料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收入费用利润核算岗位、报表核算岗位等,针对不同的岗位工作要求布置实训,突出岗位工作的特点,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断轮岗,不断变换角色,使学生了解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分工,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比较难。深入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方面,企业不愿无任何经验的.学生打乱其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内部资料有的需要保密。所以,毕业前大多数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有的凭关系到企业做出纳或一些库存账。其实,学校办事务所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实践平台,但注册会计师协会不允许。针对校外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校外实践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1.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学校应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以确保学生确实完成了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实习内容,并收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对于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必须承担起为其联系实习单位的责任,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因无实习单位而不能进行实践。
2.针对一些企业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实习学生或学校可主动要求与实习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条款的实习合同,如果因实习学生泄密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的,实习单位可依法追究泄密者的法律责任,这样既解除了实习单位的后顾之忧,也给学生实习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三、 强化会计诚信教育
作为会计工作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主要维护者的会计人员,其职业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在会计本科教育中,一定要加强以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案例,如分析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而导致的重大财务问题等,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授之中,使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熏陶,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品质和责任感,为今后能够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应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或会计诚信学等课程,切实强化会计诚信教育。
四、整合优秀教师资源
整合优秀教师资源是提高会计教育水平的关键。教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教师职业可以说是所有职业中最为苛刻的职业之一。它要求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对授课专业程度最深的理解力,丰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化力,很强的责任心和自制力。 会计教师难免存在某种缺欠,一些年纪较大的导师,他们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接受或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往往比较慢或比较差;一些年纪较轻的老师,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高等学校教师的最大弱点是社会实践缺乏。建议对高校的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整合。一是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一些会计理论水平较高,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请进学校,经过审核、筛选、聘任其中优秀者作为高校兼职的老师;另一个是有计划的将校内老师分期分批的派往企业兼任财务部门的一定职务、派往国外或国内名牌大学作访问学者或进修、派往会计师事务所兼任注册会计师等。优秀教师的培养、引进和保持是一项成本很高,又存在一定风险的系统工程。
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老师的任务除传播本学科、本研究方向的前沿知识外,还应带领学生积极探索本领域本方向的学术前沿。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科研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要求我们的会计老师必须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并可让学生参与到老师承担的一些课题中,争取能在毕业之前有一篇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同时为激励导师的积极性,可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助,若其指导的学生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还可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尽可能多参加学术会议,以开阔眼界,交流学术思想,广交业内朋友。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 会计研究,2003(3)。
[2]孙铮.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6)。
[3]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4(8)。
[4]阎达五.面向21 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新形势下的财会学科教育改革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