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患者就医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据多项社会调查表明: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为了解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情况曾对326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高达98.4%,其中“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 的有49.5%。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医学院校疏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导致医学人文关怀的缺失,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是引发医患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高职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开展深入研究与探索,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严峻的课题 。
医学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工作于医疗领域的一线,直接服务于患者及患者家属,和谐的医患关系尤显重要。因此,医学人文教育是高职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医学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
1 现状分析
1.1 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尚未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课程。
我国的大学教育沿用了当时的苏联模式,实行人文教育与教育分离的政策,推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此背景下,医学教育追求的是纯粹的技术知识的攀升,人文医学教育难有立足之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没有把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融为一体,从而造成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脱节。
1.2 国外医学教育人文教育发展现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医学人文课程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是医学院校课程三大支柱之一(其他两项分别为自然科学与医学科学)。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最多,达到20%~25%,英国、法国、日本约为10%~15%,教学内容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如: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音乐、医学与文学、医学与美学等学科大量开设,这些课程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彼此融汇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为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缩短与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差距,真正实现医学教育“人学”复归。针对目前我国医学类高职院校没有把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融为一体,从而造成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脱节的现实状况。本课题组构建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导向、以“突出医学生的人文能力”为核心,“以医学与人文的关系”为主线,用更为开放和广阔的视野,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岗位需求的善良、平等、诚实、责任、自觉、约束、关爱、尊重等多种人文元素,开创具有医学高职院校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2 实施措施
2.1 构建以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医学高职学制~般为三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要考虑课程设置的联动性。因此,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应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视野下,按照医疗技术岗位人员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进行知识、技能、素质的分解,确定具有医学特色人文课程教学内容,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按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如安排《医学与建筑》、《医学与哲学》、《医学与美学》、《医学与法律》、《医学与音乐》、《医学与文学》、《医学与舞蹈》等医学特色人文教育模块,将此类医学特色人文知识贯穿于整个医学职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并形成体系,解决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脱节的问题。
以《医学与建筑》模块知识为例。建筑物能够成为理解医学结构的一把钥匙,在讲授此模块内容的同时,带领学生鉴赏绘有古老医院的图像与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设计的现代化医院建筑,鼓励他们共同思考这些建筑的结构、美学思想及内部装饰的人文价值,激励学生感受医学与建筑的关联性,引发许多关于医学实际工作的想象、执着与对话,以及使学生互动并体验在这样一种具有人文理念的建筑环境中对医患关系的沉思与反省,沟通与理解。
2.2 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实践训练项目
根据以上设置出的医学特色人文课程模块知识,基于医学岗位工作素质需求,使医学生拥有一套职业性、实践性、人文性强的,能够被认可的人文技能,设计出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实践训练项目,如《音乐疗法之音乐体感治疗》 五音与五脏的对话》、《从文学著作感受医学》、《视觉艺术与医学感知》、《医疗情景下的英语口语》、《以哲学思维引领医学过程》、《当代医学与体育》等?。
以《音乐疗法之音乐体感治疗》实践训练为例:在实践项目开始前,首先,让参与体验的全体同学测量血压、脉搏、心率,感受此时的呼吸状态,记录下参与音乐活动前的生理、心理数据;然后,选择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鼓、木琴、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参与演奏。在老师用钢琴或吉他的伴奏引领下,使参与的学生依照当时内心的情绪随意的演奏乐器,以此宣泄内心情感,表达在当时情景下的心理活动,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最后,演奏活动结束,再次测量脉搏、血压、心率及在音乐实践后的呼吸状态,记录参与音乐活动后的生理、心理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全体参与同学共同探讨,并总结出“音乐治疗作为当今世界最环保、最健康、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运用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语言,改善人体的生理及心理效应,广泛应用于各大医疗领域” 。在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医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开拓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敏锐的医学思维,引导他们用博大的胸怀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
通过在医学高职院校构建医学特色人文课程模块及建设医学特色人文实践训练项目,将人文教育融入医学职业生涯,全面提升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探索具有医学高职院校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为重建和谐医患关系铺垫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医学特色人文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