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方面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相关的地理知识。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地理的研究小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地理的研究小论文一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因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直观性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如果能把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很好的运用到地理的教学中,对于解决地理学科跨时空知识的教学难点将非常有利。运用多媒体在优化地理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才有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能够显著提高。
传统课堂只有课本和有限的教具这两种教学资源,而加入了多媒体之后,课堂变得有趣多了,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习地理知识,并且之前不能有教具展示的地理演示,可以轻而易举地由多媒体来完成。
地理学科部分章节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性较强,如果利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很难让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兴趣,相反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逆反情绪。但是,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面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形相结合的课件,以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的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再现客观事物,将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意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快乐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引起好奇的心理,地理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激发了。
二、利用多媒体与地理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地理教材特点,运用媒体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例如,在讲《台湾省》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当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余光中先生的深深爱国热情感染着、激励着。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熟悉的《乡愁》用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当讲到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
通过多媒体课件则可以用活地图及图文资料,将教材以声音、立体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展现,不仅能实现教学的交互性,而且能解决教师在一般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以前学生学习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外书籍。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向教师求助,或者查阅有限的书籍来解决疑问。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解法疑问,开阔视野,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网络课堂上与教师随时互动,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学习交流。教师可以将学习素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方便在课后开展复习预习,另外许多生动逼真的地理模型,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没有教师的辅助,学生也可以自主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是有所区别的,学生在课上接受的统一教学,同样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了信息技术,学生就可以开展个性化学习,依据个人的学习节奏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查漏补缺强化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自己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将自己的学习水平显著提升。
在接受大量的地理信息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把学生的眼、耳、脑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并能及时在饶有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帮助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形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尽管我们有了各种教具、实验、演示手段,也出现了各种模型、仪器、图表、挂图,但这些毕竟不能把声、像、动态等特点集中于一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能做到,这是书本加黑板加模型的模式所绝对达不到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应做到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點决定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理的研究小论文二
[摘要]
旅游地理为地理选修内容。旅游地理的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与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融合,同时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以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旅游地理;教学
旅游地理为地理选修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理念,立足地理必修内容,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旅游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知识拓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关注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地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融知能与情感、兴趣与审美于一炉,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野外生存、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全面贯彻地理新课程理念,旅游地理的教学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地理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其中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其开发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地独特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对游客能产生吸引力的资源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在体验旅游业给人类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在不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解决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使生态、社会与经济三者相协调。旅游地理的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1. 旅游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的融合。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复杂多变。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之前,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以及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各个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各种自然要素互相结合,且各种地理事象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旅游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地图,先找出这些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再利用已掌握的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重点分析是在哪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地域特色。并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些不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哪些类型的自然地理景观,这样自然就可以开发成各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分析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域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归纳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2. 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基础上,还形成了一大批特种旅游项目:以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及以参观工业场所了解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为主的工业旅游等。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可结合人文地理德国鲁尔区传统工业的典范进行教学。首先可简单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和衰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为主题,通过课本一组景观图片的展示说明鲁尔区的变化,并介绍该传统工业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使学生了解此种生产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最后结合旅游资源的多样化特点,启发学生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就业等,这样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 旅游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的融合。对于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可先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重点学习各个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生丽质”,也可以人为打造,从而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时,可利用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开发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联系实际,探讨如何做到兴利除弊,尽量减少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 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旅游地理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中旅游资源评价、旅游景观欣赏、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活动设计等主题探究活动,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例如,在学习“旅游活动的设计”时,可以“打造我的精品旅游线路”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可结合春游或秋游活动,教师提供导游图,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自主查找、收集旅游活动相关资料与信息,并设计游览公园的具体线路(提醒各小组选择线路的基本依据:达到“四最”——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最后全班比一比,看哪组设计的线路最好(比较的标准:是否达到旅游线路的基本要求,是否考虑到动静结合、有快有慢、有虚有实、旅游安全、环境保护等)。学生通过自己提出优秀线路的标准,可锻炼他们评价线路设计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旅游地理虽是选修内容,但综合性强,涉及内容丰富,在实际教学中,应与地理主干知识融合,并注重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的研究小论文】相关文章:
1.地理环保小论文
2.地理人口小论文
3.地理的小论文
4.学生地理小论文
5.重庆地理小论文
6.地理小论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