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2020-06-17实用文

  [摘要]为了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乐学氛围,使学习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从而达到“乐中求知”、“寓教于乐”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乐中求知寓教于乐

  教学的改革、技术的更新是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让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若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会给数学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分析不清教学过程,不理解教学情境,直观效果不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上,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爱听爱看有趣的奇闻轶事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上课开始时播放一段学生日常看到的交通岗上的红绿灯,然后让学生找出绿、黄、红灯变化规律,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依次变化”这一结论。然后我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日常生活中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新课标理念。

  二、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三、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我们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课件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例如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我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播放一段自制的视频动画片段:“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八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八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我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具体或半具体的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有助于他们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在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成各种不同的长方体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生操作探究的结果,先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一个一个地摆成一行,再一行一行地摆成一层,最后一层一层地摆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这一过程使学生十分清晰地看到,拼成的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等于每行摆的个数(长所含的厘米数)、摆的行数(宽所含的厘米数)和摆的层数(高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进而抽象概括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清晰有序的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为学生抽象概括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创造了条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观察、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方法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师可以设计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 ……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 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 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 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 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运用电教媒体,营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电教媒体寓声、色、形于一体,具有神形兼备,声情并茂的特点,能够动态的展现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画面。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这些特点,便能够收到形声结合与情景交融的综合效果,使学生眼见其行,耳闻其声,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为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例如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可播放一段自制的视频动画片段:“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八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八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师可以问:“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 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

【关于电教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1.小议电教媒体在高职教学中的三利论文

2.关于运用电教媒体促进数学教学的论文

3.小学教师电教化论文

4.小学数学电教设计的论文

5.关于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6.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Seminar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论文

8.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教育论文下一篇:软件工程情景Seminar教学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