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分析
1.移动电视覆盖面广、移动性强、全程伴随、实时接收。移动传媒经过迅猛发展,目前已覆盖我国近40个经济发达城市,受众总数近两亿人次,其中,公交移动电视的覆盖率更加突出。到目前为止,仅CCTV移动传媒业务就已签约6万辆公交车、安装10万个显示屏、建立300个公交基站。随着移动电视技术的进步,覆盖率自然会节节攀升,因此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必将带来巨大变化。此外,公交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射与接收原理使得移动性极强,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清晰的声像效果。这种特性在保留广播媒体移动接收的特点的同时,又摆脱了固定接收的缺点,移动性更强。公交移动电视改变了电视节目只能“固定”观看的缺点,做到了伴随性传播与接收,乘客一踏入公交车,就能接收来自移动电视的咨讯与信息,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边走边看。此外,这种实时接收的形式保障了新闻的即时性,使一些重大新闻与最新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受众。
2.移动电视垄断传播、封闭全效。在传统的电视传播中,受众拥有相对的主动性。何时看、看什么、是否更换频道,都可以自己掌控。移动电视则具有空间封闭、频道唯一的特点。受众收看移动传媒的内容是在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因而具有垄断性质,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处于被动状态。封闭式的传播空间,可以令信息完整传达给每位受众。通过调查,受众在家看电视,遇到广告播放时,42%的人会换频道,15%的人会去忙别的,而在公交移动上收看广告的比例达到了82.9%。可见,从广告传播这个角度讲,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避免广告信息流失,也就是说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大大提高,使广告的传播效果更佳。
二、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分析
对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收视群体移动性,收视时间短暂性。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是那些在乘车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收视群体移动性强且流量巨大,同时收视时间无法保证持续与连贯,易受客观因素干扰。第二,受众对节目接收具有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包括许多种因素,有可能取决于乘客在交通工具上所处的位置,也有可能取决于对当前节目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第三,受众接受的信息具有相对固定性。这是由于每天固定时段、固定线路的乘车人是相对固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和期待,但是同时也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易让受众产生疲倦心理。
三、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分析———以CCTV移动传媒(公交频道)为例
移动电视与传统电视在传播内容上并无很大差别,基本分为节目和广告两大部分。CCTV移动传媒针对不同场所的需求开办了八套轮播节目,“公交频道”是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办的车载电视系统。针对移动受众的收视特征以及公交车的特点,CCTV移动传媒对传播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它们以为新闻资讯主体,辅之服务、娱乐类节目,包括了《新闻短讯》、《天天饮食》、《画说理财》、《巴士音乐站》等板块滚动播出。这些栏目依托央视庞大的资源优势,是央视精品栏目的创新与发展,与央视其他频道相辅相成。其“移动”特性使移动人群白天收视的空缺得到有效填补,使得央视平台得以放大和延续。同时为了突出移动电视的时效性和公益性,节目空档推出了公益小卡通《绿豆蛙》等,为确保时效性,在重大体育盛会或活动时,乘客还可在公交车上观看到现场直播。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收视的短暂性和移动性,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赢利模式及商业诉求仍是其广告功能。广告作为各个公交移动电视最主要的收入,在传播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这仍是移动电视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乘客乘坐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的内容相对较为精简和浓缩,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缩减。以其推出的情景短剧《巴士短剧》为例,每集5—10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使传播内容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总的来说,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内容与传统电视媒体大致相同。
四、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分析
在传播学中,对于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分析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以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为分界点,学界认为传媒的传播效果可以“影响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它(传媒)可以使人类的思考与感情分开,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这种理论揭示了受众感官认知可以被传媒传播效果替代。随后,“强大效果模式论”被提出,但这并不容易,只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恰当的传播技巧,它才可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由此作为理论依据,试分析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根据第二部分“传播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移动受众在公交车空间中,进行的是唯一的移动电视传播。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在公共交通封闭空间中,公交移动电视成为受众的唯一信息来源,无论受众主观意愿上是否接受,公交移动电视都对受众进行了信息的传播。因此,在正确的环境和传播技巧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也就产生了“强大效果模式”。当然,虽然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封闭空间进行的唯一传播,但由于传播地点的特殊性,受到外部的干扰不可避免。比如移动电视信号源不稳定带来的播放不畅的干扰,再如由于周围环境的嘈杂而引起的噪音的干扰,又如由于封闭的空间内其他形式的广告或新鲜事物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使得传播效果下降等。另外从受众的心理上出发,长时间的强制性收视往往会给其造成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移动电视的整体传播效果。总之,包括移动电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在内,所有这些内外部缺陷都会影响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
五、移动电视的传播策略
对于我国多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调查表明,目前公交移动电视有着较高的受众关注度,但在满意度及影响力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乘客是“强制性收视”,收视率一般比较高,但是受众并非完全被动,他们仍然把握着“选择性注意”的主动权。对媒体的关注更多是出于自己的一种选择,他们当时的需要、电视节目质量的高低及影响力,成为他们选择看与不看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公交移动电视必须围绕目标群体,并充分考虑其媒介特性,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影响力。
1.内容为王,优化节目形式。节目要以资讯服务为主,节目风格轻松愉悦、短小精悍,适当加大娱乐类、音乐类节目的比重,及时更换内容,缓解乘客的视觉疲劳。
2.细分受众,进行个性化管理。要正确定位受众群体,并把握各类型乘客的规律,如乘客时间、人数等,根据乘客特点和收视心理来编排节目。
3.完善技术,改善传播效果。注重更新技术与设备,确保清晰的声像效果。同时可采取增大字幕、创新节目形式等方式,适应公交移动电视相对复杂的收视环境,改善传播效果,保持受众的收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