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理念、队伍建设、评价指标对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对教学管理的反馈机制。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都是高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建设进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而教学管理队伍受制于编制的原因,其人员配备却没有出现明显增长。这就导致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要求,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管理与教学关联性进行分析,讨论教学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日后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管理层以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为基础,以教学规律为导向,对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事先的规划、教学工作开展时的指导和协调以及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在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并依据教育政策结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划和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其次,在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时,要坚持教学导向,即教学管理不但要服务教学,更要以教学为目标。通过坚持教学导向,紧密围绕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应出台教学中所需求的相应管理措施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保持教学的持续性和延续性。具有延续性的教学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保持教学计划的延续、在教学工作开展时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在教学工作评估中保持一定的考核指标,才能使教学的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才能最终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二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的关联性分析
(一)教学管理理念对一线教师人员和学生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过于强调“管理”的概念。即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工作开展进度和方式的掌握、教学考核工作中完全由教学管理人员规定。一线教师人员均需要遵守既定的教学管理方针和政策。但是此种管理理念和模式严重的制约了教学的.自主性也压抑了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并不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不利于一线教师人员开展教学工作,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在新时期的教学管理创新工作中提出的“服务”理念,即教学管理要服务于教学工作。通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事先对教师人员的执行能力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做深入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以及高校自身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适合学生掌握知识全面发展的教学计划。同时,在教学工作开展中,通过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工作需求、尽快落实教学工作开展需要的设施设备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教学的影响
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单纯的将其等同于行政管理工作。事实上,教学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行政管理知识,更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由于教学管理人员需要起到联系高校以及高校下设的各个院系的管理层、决策层和一线教师、学生的纽带作用。如果仅将教学管理工作等同于行政管理工作,则会固化教学管理模式,不利于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因此,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就可以增进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了解,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流程,进而强化管理和教学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对教学的影响
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这是对教学管理是否有效的检验,也是对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检验,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的结果与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职务晋升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学生优秀评定和奖学金发放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受制于上述经济利益因素,现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完全是以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为导向。这就造成了“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过于依赖计划、进度,学生则以考试成绩为追求目标而忽略了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在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创新中,需要对教学工作评价指标进行优化,不再单独的以教师的进度完成情况、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指标,而是加入对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评定。只有优化了教学工作评价指标才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良性的导向作用。
(四)教学对教学管理的反馈影响
高校教学管理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学工作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相应的有反馈影响。在高校和下设各个院系的管理层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中,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是重要因素。高校管理班子也会针对教学质量情况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养进行决策。因此,一线的教学情况也会反馈影响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关联性探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