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的歌唱心理培养分析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较为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歌唱的技巧、唱功等,对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从而在日常声乐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本文对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歌唱心理失控的原因,研究声乐教学中培养歌唱心理的措施,优化声乐教学方法,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心理;培养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事物的兴趣这些外在情感和情绪表现形式,折射出的是人们内在的心理反应。同样,在声乐教学中,歌唱的过程是集声乐技巧、心理素质、文化艺术素养、情感、人生经历等为一体的创造性行为。在歌唱能力的发展中,声音技巧和技能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培养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同样重要。用心灵歌唱,指的就是将“唱”与“歌”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歌唱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声乐艺术作为人的一种专属艺术,在歌唱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人的声音,还贯穿着思想与情感,长短音、高低音及强弱的变化,歌唱与歌唱者的思想感情有着紧密的关系,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歌唱心理中“感觉”与“注意力”决定并影响歌唱者的水平。在歌唱中不管是发声的技能,还是发声的技巧,都与歌唱者的感觉紧密相连。换言之,感觉是歌唱者对声乐最直接的认知。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发声的感觉主要包括对歌曲情绪的把握、歌唱时的音色、音量及节奏,歌唱时的呼吸与共鸣等,这些日常中的训练,只属于歌唱者生理上的表现,但歌唱感觉则是歌唱者舞台中的心理状态,决定着其歌唱的发挥水平,受某种或者多种刺激影响,属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应急变化。此外,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的注意力也是歌曲演绎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歌者在歌唱过程中,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够确保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用心歌唱,用感情带动声音,如此才能将歌曲的思想与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其次,歌唱心理中的想象、情绪及情感等,都对声乐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歌唱者丰富的联想能力,使歌曲的情感更加丰满,从而能在歌唱过程中,感动自己、感动听众。再次,歌唱心理中兴趣也具有重要意义,是获取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和开拓眼界的动力。在声乐艺术中,歌唱者只有喜欢,才会去听和看,从而激发兴趣,进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信息以及未来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那些初学声乐的、对音乐惧怕或者不热爱的学生,尤其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去发现歌唱存在的乐趣。对此,针对歌唱者兴趣的培养,声乐教学内容应当积极向上,有较高的训练价值,难易要适中,要容易被学生掌握。老师教学中要充满情感地示范,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启发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障碍,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在歌唱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歌唱者融入音乐作品中,歌唱心理素质是演唱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的重要支撑,以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和声情并茂的演绎去感动聆听的观众,才能带给观众听觉及视觉上的'享受。

  二、歌唱心理失控的原因

  (一)自信心的匮乏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束手束脚。这种现象表现在声乐学习中,学生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在演唱中发声正确、音高准确,但因为怀疑自己,对自己不肯定,无法放开身心歌唱,这样就导致声乐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也要求老师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将旋律与声音更自信地表演给观众。

  (二)单纯的技术观点

  在声乐学习中,部分学生认为歌唱技术就是声乐学习的全部,从而导致声乐学习只是追求歌唱的技能、技巧。但是,在歌唱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表现歌唱技法,歌唱心理却极度紧张,声音就无法自然优美地表现出来,这种恶性循环,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实际演出的效果。

  (三)严重的个人得失感

  在声乐学习中,很多学生除了单纯的热爱之外,更多的是想要通过音乐获奖或者一鸣惊人。这种心态使他们在舞台或者歌唱中容易紧张,思想负担重,压力大,从而导致歌唱表演的失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未来音乐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学生放弃音乐转行。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克服,保证声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加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培养

  (一)开展舞台教学

  针对幼专学生,应努力开展舞台教学,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舞台,从而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声乐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音乐理论知识,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舞台实践展现课堂中掌握的声乐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表演中,消除怯场心理。对此,学校还应当积极举办音乐会、声乐比赛、演出活动、联欢会等,让学生熟悉不同的演出场所,熟悉不同的观众,并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与演出氛围。此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现学生发声的误区,及时纠正。在舞台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表演不断增加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也会逐渐培养出较强的歌唱心理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歌唱本领不够,是学生怯场、不自信、心理压力大、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过硬的歌唱本领,提高歌唱实力,才能在临场表演中灵活自如,建立充分的舞台自信心。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的演出训练。在歌唱演出前,歌唱者要对歌曲仔细品味,在乐句、歌词上下功夫,深刻地理解作品,领会作曲家的艺术意图,充分把握歌曲的情感与风格,在表演中能够与音乐作品相融合,用心表演,打动听众的心。可见,在声乐表演前,学生做足功课,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掌握演唱曲目,是克服紧张、增强自信心的关键。

  (三)在声乐学习中端正表演心态

  在声乐学习中,幼师生要树立和培养良好的表演心态,全身心地投入,用歌唱表达作品,而不是因为名利、奖项这些虚荣心而去表演,要将每一次登台表演都当作是舞台声乐表演实践。在歌唱过程中,要努力投入到所演绎的音乐作品中,而不能是单纯地卖弄和表演歌唱技巧。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对音乐有着丰富的感情,才能用情用心去感染观众,打动观众。

  (四)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临场失误

  在声乐表演中,临场失误属于一种常见的现象,再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出过程中也难免留下遗憾。演唱者应该知道临场表演中如果遇到失误该如何处理。一般来说,临场失误多表现为忘记歌词、唱错歌词、个别音不准、乐句跑调、与伴奏脱节、破音等,如果声乐演出中出现这种情况,歌唱者要及时调整呼吸、调整情绪,避免因为慌乱出现更多的错误,应及时稳定情绪调整状态,切忌惊慌,努力做到心静如水、气定神闲,从容地将演唱继续下去,以免因一个小小的失误影响到整个演出的效果。

  四、结论

  本文简单论述了歌唱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歌唱心理失控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总之,声乐学习的过程是培养歌唱者综合素养的过程,声乐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歌唱者心理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地培养歌唱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声乐的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只有充分地重视歌唱心理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地提升歌唱实力,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远.试论声乐教学中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

  [2]陈希丽.试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3]王月.试谈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J].大众文艺,2016(20).

【声乐教学的歌唱心理培养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歌唱心理声乐教学论文

2.幼专生声乐课教学歌唱心理分析与讨论论文

3.声乐教学中歌唱表现力培养研究论文

4.声乐教学歌唱思维研究论文

5.心理因素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论文

6.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培养分析论文

7.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意义分析论文

8.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分析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声乐曲目拓展论文下一篇:论文:关于声乐教学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