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研究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摘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成为高职农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当今培养开创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现状;解决途径

  高校中针对大学生普遍开展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相应教学活动,以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新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育。高职农业院校如何将创业教育全面引入教学活动,既凸显农业院校自身的特质,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形成创新性思维,从而使更多的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1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1实施创业教育是缓解高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全社会总体就业压力持续不减的情况下,高职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涉农”性就业范围尤其狭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思维定势,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可以有效缓解高职农业院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全社会的就业率。

  1.2创业教育的开展满足了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未来事业发展需求

  在现行高职农业院校教育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并系统、广泛、有效地加以实施不仅能够让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更清醒、合理地认清自己,更早地着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轨迹,同时还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要在今后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培养“自主性”,通过自主性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其在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就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是重要基础。高职农业院校既培养基层农业人才,又担负着培养面向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的艰巨任务,在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4创业教育是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高职农业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过程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新型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绝大部分高职农业院校均采取以专业知识教学为核心,以谋取职位为导向来培养适应型人才的模式。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高职农业院校将教学目标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上来,推进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2当前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高职农业院校对创业教育概念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经商办公司,因此与高职农业院校关系不大。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更多来自感性,缺少对现实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理性思考,既没有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创业的难度也没有对接受创业教育的意义、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创业教育无法完成其应达成的目标。

  2.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了解社会现状的精英,只有这样的群体才能指导高职农业院校学生认清现状,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兴趣。高职农业院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势必需要在此方面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力量。无疑,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由一支精于业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组成。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高职农业院校负责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由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组成,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常规专业课教学别无二致,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很难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创业的指导,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各高职农业院校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由于其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或缺乏与创业人士接触的经验造成的视野局限性,绝大部分教师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制约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在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

  2.3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氛围

  高职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大都希望毕业后在大城市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把进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读书、奋斗的目标,而将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尽管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农业技术和技能,但又不愿意回到家乡开拓一片天地。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使得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巨大压力。

  2.4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实践机会

  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实际操作的演练,唯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教育目的。许多高职农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缺乏必要的模拟课程或实践活动,造成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业理论知识,但却不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最终无法进行自主创业的现象。虽然有一些高职农业院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中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职农业院校学生仍缺乏有效的创业实践机会,这是亟需解决的一个事关能否有效进行创业教育的问题。

  3解决高职农业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途径

  3.1更新教育观念

  高职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但不应将人才仅仅定位为适应型人才。高职农业院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型人才同时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以适应型人才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鉴定教育质量的一大标准,从单方面的就业教育观念渐渐转变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共同并进的教育理念。

  3.2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高职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进行创业宣传,介绍成功创业的案例。学校要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营造一个宽松的、激励创业、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3.3加强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农业院校要想成为真正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势必要有一支或几支能很好完成创业教育任务的师资队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农业院校必须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尽可能多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创业实践队伍中,或至少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尽可能多的接触创业人士以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学校还要注意吸收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丰富师资队伍构成。总而言之,各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建设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以满足创业教育需求。

  3.4改革高职农业院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应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给予必要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农业院校要整合优化各自的现行课程体系,在加强基础性课程教育的同时兼顾综合性课程的开设,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将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及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还应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着重强调未来高职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及相关特色,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5培养职业创新能力

  高职农业院校在社会中扮演着培养农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技术适应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双重重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职农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着农业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因此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谢爱军.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2]李文学.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谢自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4).

【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未来工作能力视角的高职创业教育开展论文

2.小议民办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论文

3.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4.高等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分析论文

5.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论文

6.试析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初探论文

7.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论文

8.基于研究生主体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上一篇:试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的论文下一篇:怎样培养传媒创新型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