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新课程的若干模块中,选修模块的教学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选修教学涉及到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0XX年秋季,我校开始苏教版语文新教材的实验教学,2005年进人选修教学阶段。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选修教材的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就选修教材的教学实施问题谈一点看法。
关于教学模块的选择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选修教材的教学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课程开发权属于学校,即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选修模块;学校制订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学生选修;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系列和学习模块,制订学习计划,按计划选修:教学班级与行政班级并行>>其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教材的可选择性。
由于教育理念上的问题、社会接受心理上的问题,更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实施理想状态下的课程选修。首先,“选修”制度没有在我们的课堂中站稳脚跟;其次,实施选修教学的师资力量准备不足;第三,选修教材的编写存在困难,大部分学校不具备编写教材的能力,不得不依托高校编一套地域性的统一选修教材;第四,选修教学给教学管理带来新的困难,对教学设施提出更高要求;第五,选修与高考如何接轨,给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切实搞好选修教学,首先就要解决选修哪些教学模块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选择教学模块应该遵循下列三条原则。
一是抓住核心、满足个性的原则。语文选修教材共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有若干个模块。我们要首先保证把那些在语文基本素养中居较为核心地位的课程开足开好,如《唐诗宋词选读》、《写作》、《现代散文选读》(或《实用阅读》)、《(史记)选读》(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语)(孟子)选读》)等;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师资的可能,设法多开设其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要。
二是注意引导、适当平衡的原则。选修课固然以学生的选择为主,但在选择中应注意适当平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体类的平衡,避免某一体类过多重复。比如《(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语)(孟子)选读》都是以文言文学习为基础的。根据需要选择其中1-2个模块就可以了;又如《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和《中外戏剧名著选读》都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对于想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学生,可以考虑选择其中1—2个模块即可。二是注意文学文化演变发展的平衡,注意中外、古今,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的兼顾。如选修了《唐诗宋词选读》后,建议选修《现代诗歌选读》,以构成较为完整的诗歌发展的脉络;如在选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的模块后,可以考虑在“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选读”中再选择新的模块,使文学与语言或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三是互为读本、有机补充的原则。所有的选修模块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模块与模块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可以“互为读本”,有机补充。这有两种方式。一是扩张式补充,即随视野的开阔,学习的深入,所选的选修模块不断增加扩张。比如由诗歌扩张为小说,进而扩张为戏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弥补式补充,即为了弥补学生个人知识的不足而增加的辅助性选修。考虑到课改过渡时期的特殊情况,选修课一时开不齐,可以给有兴趣的同学配发相应的选修教材,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以教师的讲座、报告等,或作为校本选修课安排,对选修课进行弥补。同时选修课教科书也可以成为教师今后开设校本选修课的素材,保证校本选修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使教师在较高的平台上获得专业化发展。
基于这三条原则,我们在选课的实施策略上注意了四个方面。
自由选择与统一安排相结合。在选修教材的选用上,我们首先广泛征求、整合学生的.意见,然后结合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和资源情况统一安排,确定选修模块。统一确定的选修模块仍保持一定的选择性,一般一个学期开设的选修模块不少于3个,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同时,开设了近10门校本语文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瞄准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选择选修模块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高度重视选择那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教会学生思想方法有较大帮助的模块。针对2007届学生的实际,我们选择了《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红楼梦)选读》《散文选读》《实用阅读》《短篇小说选读》等选修模块。
适当照顾高考可能出现的要求。考虑到社会接受心理等因素,我们在选择选修模块时,注意到尽可能与高考要求接近。如《(史记)选读》的教学,可以联系现行高考的“文言文阅读”,使学生在感受《史记》文学与史学成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可以联系现行高考的“古代诗歌鉴赏”,使学生在感受古代诗歌持久永恒的魅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古诗鉴赏能力。《语言规范与创新》的教学,可以和高考的“语言知识和运用”中的若干考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知识,培养他们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提高他们语言的创新能力。
兼顾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长。我校语文教师中,有对《红楼梦》有一定研究的教师,有参加全国艺术课程课程标准课题组工作的教师。有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加上扬州大学有一批教授参加了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工作,我们在选修模块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这些资源因素。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