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性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纵观各地方性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基本都以理论课程为主导,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实践环节层次不分明,内容不连贯,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循序渐进地运用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单一。在内容上一成不变,缺乏创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模式上多采用集中式的教学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内容,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独立性,也容易滋生抄袭现象,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得不到保证。三是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缺乏灵活性。高校目前对于大多数实践教学环节都采用课程式的管理模式,由教务处在开学初统一安排时间和进度并进行督查,教师和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这忽略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接受程度的个体差异,也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对实践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四是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设施基地不全,机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缺乏高水平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面临的困难。地方性高校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相比,在教育资源、招生生源和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其实践教学建设之路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在教育经费上地方性高校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获得的资金有限并且时有拨款不到位的情况,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有心无力,在师资队伍、实践设施设备等建设上都难以有快速发展。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根据学科综合和资源优化的原则对高校进行了整合,大多数地方性高校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几所学校合并重组而成,目前许多地方性高校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学术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超编的现象,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但受到管理体制和资金的影响其在人才引进工作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且用人机制不尽完善,学校能提供老师施展才华的空间有限,因此难以引进学校发展真正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第三,大多数地方性高校发展时间尚短,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还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尚未理顺,导致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第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生源竞争也愈演愈烈,地方性高校在这一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有些院校在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分或通过调剂录取考生,生源的质量自然也得不到保障,这也给后面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最后,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是重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把科研成果、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作为评价高校的标准,导致许多院校对于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前进步伐因此受到了极大阻碍。
二、加强地方性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
地方性高校想要在未来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将资源集中到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和培育上,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设。针对地方性高校目前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实践教学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
1.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倡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学队伍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地方性高校应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老师的整体素质,除从外部引进高水平实践教学人才外,更实际的做法是重视培养内才,鼓励校内教师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中。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创造各种机会让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到企业实习,并鼓励实践教学教师取得本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水平,力争建设一支水平高、经验足、技术新的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在现阶段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情况下,高校可以考虑发展课堂实践教学,为理论课教师多提供实践学习和培养的机会,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鼓励教师将实践教学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在课堂中开展研讨辩论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考核制度。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地方性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建设上应更多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二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是让实践成为理论的辅助手段。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外,对于重要专业课程高校可设置灵活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安排时间、形式和内容,让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对于实验教学环节,应鼓励教师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融合各科理论知识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信息,保持知识的先进性,也能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的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动态调整。在课程考核制度上,应对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增加实践环节的占总成绩的比重,改变以住以期末理论考试定成绩的方法,在学期中间加入阶段性综合测试,通过分组完成小作业、提问或做课堂报告等形式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地方性高校应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从上至下层次分明的管理系统,依托系统平台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质量监管提供方便和保障。对于实践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自己组织预赛或选拔赛的形式让更多学生参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