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探析论文

2020-06-20实用文

  一、当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中学德育教育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知识时的内容,是作为教师能力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国民整体道德素质不如以前,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德育要到不断提高。这是社会对于初中德育教育的要求。同时,学生德育教育同样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初中德育在内容上是指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重要帮助的一切相关内容,都可以成为德育的内容,而德育的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以及心理健康的人,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由此可见,探讨初中德育的实效性对于其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德育学校创建以来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育人,因此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发展。

  首先,在德育教育长期发展中,一些优秀的内容逐渐被传承下来,但是有些不适合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也同样被传承下来,比如对学生的不平等待遇、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崇拜权威等思想,这些传统思想在当前我社会中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

  其次,德育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当然,对于学生的批评教育不能因此而不再去执行。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更为常见的教育方式是对学生的说教,采用语言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并逐步走上成长的正轨。然而,在长期的发展可以明显的见到,在前期德育教育中,说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在中后期德育发展阶段,说教已经不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逐渐改正,学生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应该逐步的转变方法与策略。另一种常见的教育方法是開展德育主题班会,围绕德育的某一主题展开。这样一种类似于讲座的教育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也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学生反而很反感这样的班会。可见,学生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已经陷入一个漩涡之中。面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避免再适用明显的德育策略,寻找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长的方法,使学生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被教育,采用这样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现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育人相对于教书而言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先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才有可能谈论学习的问题。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学生来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在主流价值观的熏陶中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同时,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与技术,更重要是人品,因此,必定要提高初中德育教育,为社会发展储备高质量的人才。

  三、提高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德育的关键最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建立信任持久的关系,如果学生对于教师采用不理睬的态度,那么,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直是以一种绝对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学生有一点不符合教师心理,教师就会责骂学生,甚至影响其对待学生今后的学习,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初中德育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无疑,这是非常有效果的。我在与学生相处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并且也要求学生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同学。在课间的的时候,如果有时间也会与学生一起做游戏,聊天,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需求,从而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德育教育要掌握有效的方法

  当下的学生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的他们,有着更为敏感的心理,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学生心理状态,以此来“因材施教”,促使德育教育产生更为有效的效果。上文讲到,传统的说教以及以讲座为形式的德育方法并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需求一种更为无形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在长期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学生有些问题是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的,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如果不及时的解决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心中的障碍,比如爱情问题,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我与学生建立的良好关系,学生会非常的信任我,愿意将他们的心事与我分享。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哪些问题是学生共有的,我就会采用专题班会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说教,更多的是与学生交流沟通,将这些问题放大到全班,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如果有些问题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我通常会采用一起散步、游戏等方式,在这些活动中渗透我的德育教育。总之,就是采用一些不明显的方式,在学生不会产生逆反情绪的前提下,进行德育,这样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三)端正态度,耐心最重要

  德育,是教师最为头痛的内容,应为很难产生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根本无法耐心的进行教育。但是,笔者要说的是,无论学生是怎样的学生,只要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就要有耐心的进行引导,而不是对学生大吼大叫,甚至于辱骂学生。教师最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耐心。学生还是在不断学习的阶段,总会有犯错或者迷糊的时候,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中是不能被抛弃的,学校只有有效的确保德育的实施,才能有序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现代德育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自身的素质等来实现初中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最新高校德育实效分析论文下一篇: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老乞大》语言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