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 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其包含的具体教学方法,并对这种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意义提出了见解。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知识技术更新快,此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需要具有复合型智能结构的应用型、工艺型的人才,以便在就业时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这就决定了当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导向,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四个支柱基础上,培养每个学习者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并将知识、技能、共同生活和生存知识的学习,同未来生活准备和适应未来需求结合起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这种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随之发生变革,因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承担起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行为导向教学应运而生,行为导向教学注重行为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行为导向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界归纳出来的先进教学经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行为的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法。行为导向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界人士接受和推崇。

  一、行为导向教学中常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1.模拟教学法在一种人造的情景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技术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工厂中进行,经济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办公室或模拟公司中进行。模拟训练通常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习者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随着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4.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的意义

  1.生源质量决定了中职教育应采取行为导向教学。

  当前中职学生大都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普遍喜欢动手实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要讲授一个新知识内容,往往采用“概念一定义分析、举例说明(或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全面传授信息,学生围绕教师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教学流程可概括为“提供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动手执行检查情况评判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着导师、管理者和咨询者的作用,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大的贵任,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能独立计划和独立完成课程,并能独立检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在做中学,减少了抽象难懂的纯理论分析,适合当代中等职业学生的实际,学生觉得有趣并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2.行为导向教学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

  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都不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教得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是中职教师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从被动变为主动,就需要提高学生对自身满足的成就感和达到此成就感的动机。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正,从而实现目标。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目标精心设计成一个个任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产生想要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成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自信,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成功后的喜悦将激励他们去探究下一项任务。所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行为导向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有关学习理论家的研究证明,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视和听与及自己动手实践等,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视和听50%、自己动手90%。研究表明,手脑并用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行为导向教学正是强调手脑并用,它可以更多地给学生做的机会,能更好地让学生消化理解。

  4.行为导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能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学与做、手与脑并用的空间与机会,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便于学生更好地思考、消化理解。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总是综合的,涉及多种多样的知识。通过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与能力,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协作、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如何接受和处理新信息以及快速和灵活地适应新环境等。因此,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全面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5.行为导向教学有利于教师自身成长。

  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理论知识还不错,但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而行为导向教学的学习内容大都来源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熟悉工作过程。因此促使教师从学校走向生产实际,通过各种方式跟踪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水平,这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形成。同时,行为导向教学也为教师综合运用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了途径,因为行为导向教学使教师面对的是综合的教学任务,实质上是对教师知识的丰富性、价值性的一次检验,教师在这样的检验中将反省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不断地学习,充实、更新乃至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已通过实践证明是一种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新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它瞄准的方向就是培养符合未来劳动市场所要求的劳动者。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应用。但在应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发展水平、教师本人的素质与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同来选择是否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以及应该何时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从而充分发挥行为导向教学的作用。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相关文章:

1.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初探教育论文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展示设计专业课中的运用论文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4.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在中职教学中的统一论文

5.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发展论文

6.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7.浅谈行为导向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论文

8.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上一篇: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下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研究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