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

  摘要: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城市居住区人口密度随着逐年上涨的地域经济发展趋势而不断提高,但北京市居民在居住区的户外往活动却呈现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北京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模式入手,对北京市居民的户外交往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利于北京市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居民交往活动需求

  1引言

  北京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城市居住质量也取得了良好改善。但因为发展的过于迅速和供需关系的紊乱,在居住区的设计与规划中过于盲从,在规划中主要以物质性的需求为主旨,导致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居住区内感情冷漠,缺少精神生活。其次,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发生了改变,距离不再阻碍人类的交往活动,互联网社交成为当下的主流交往方式,这也使得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需求减少。交往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户外交往活动可以简化的分为三种:必要性交往活动、自发性交往活动和社会交往性活动。①必要性活动因为其不可选择性,很少会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所以与空间环境没有较大的关系。②自发性活动的发生完全从属于人类的个人意愿,只有在外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也使得这类交往活动对户外交往空间有极为强烈的依赖性。③社会性活动,其发生多属于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连锁反映下而产生的交往活动,是具有综合性的交往活动,虽然,物质环境对于此类交往活动的影响不大,但是,良好的交往空间可以提高社会性交往活动的机遇与质量。因此,如何引导居民的自发性社会活动是现代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2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概况

  北京传统的生活居住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族群式规模的四合院为主。院子外侧由胡同相连,其居住空间环境上由于相对的封闭与交融特性,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户外交往条件,胡同也成为了传统居住模式中相对成功的户外交往空间。在科技与经济空前强盛的今天,由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北京的居住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城市土地资源匮乏,住宅商品供需紊乱,高层密集式的住宅公寓成为现代居住模式的首选。随着居住模式的'改变,现代居住区的主要户外交往活动场地也变为以庭院绿地、组团绿地和中心公园为主的居住区绿地空间。然而,由于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过度的注重功能、理性和秩序,虽然在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具有明确功能设定,但是这些功能设定往往是将居民繁杂的生活需求简单归类而确定的,从而忽略了居民非确定性的户外交往等活动的需求。其次,在规划设计中过于注重平面布局的美观,从而使得一些规划设计华而不实,缺乏实用性,从而削弱了居民自发性户外交往活动的潜在优势。

  3北京户外交往需求与交往空间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往活动的选择和需求也与以往也大不相同。首先,北京社会竞争激烈,城市整体空间规模过大,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在选择交往活动时,更重视具有理性和效益的交往活动。而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基本是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而原本的地缘邻里关系的交往,则因为城市现代居住模式的改变、居民流动性过强、生活条件的改善、邻里间互帮互助需求的降低等原因,缺乏主动交往的动机。另外,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通讯交往方式,视屏、语音、微博、游戏、外卖等软件的兴起,基本满足人类生活的基础需求,而北京现代居住区内的户外交往空间与手机电脑等新兴电子产品相比缺乏吸引力,或无法满足居民的自发性交往活动需求,所以现代居民更愿意宅在家里。通过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但在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自发性与社会性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大部分来源于老人和儿童,这在城市人口占比中,不超过20%。这说明,北京市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基本无法满足大部分居民的户外交往需求,尤其是中年人群。因此,更具有针对性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4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①要以能够满足北京现代不同群体的居民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前提,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原则。现在北京很多居住区的户外空间设计,表面上给人富丽堂皇的视觉感觉,但是实际上许多设计划分的空间不符合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反而可能还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惑。②要针对北京市民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城市现状进行设计,如何在绚丽缤纷互联网虚拟世界与喧闹浮躁的现代北京社会中,让北京市居民从内心中发起在居住区的户外交往活动,是现在北京市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最迫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丽霞.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200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董仕君.居住区中适合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2000(4):34~36.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1.社区老年人户外空间设计及交往影响论文

2.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初探论文

3.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

4.高校宿舍交往空间设计论文

5.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6.现代城市户外儿童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7.主题商场空间设计论文

8.室内空间设计论文

上一篇:社区老年人户外空间设计及交往影响论文下一篇:科考调查船设备管理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