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VI设计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因市场发展需要,当前国内高校针对VI设计课程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教学体系,但部分地方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从而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文章着眼于现实状况,从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究VI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关键词:地方高校;VI设计;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竞争加剧,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模式也正进行着诸多改革与进化。全新的企业品牌形象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这也促使企业对VI设计领域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而当前多数内地的地方高校VI设计课程教学却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存在着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节的一系列问题。
一、VI的发展与现状
VI是基于标识、标准字符和标准颜色的视觉表达系统,是CIS(企业图像识别系统)中最具表现力的功能载体。企业通过VI设计这一载体,将自身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等信息以二维或三维不等的视觉识别符号传递给市场,让消费群体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高校借助经济改革的浪潮,多数VI设计课程已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很多中小型地方院校的师资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亦或者课程设置本身就脱离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不能很好的胜任该岗位需求,入行之前进行回炉深造的情况比比皆是。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束缚”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这类毕业生所面临的的困境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存在诸多实践经验与企业运营知识的盲点,教师只是利用书本案例辅助教学但不能有效地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学生在VI设计中只会生搬硬套缺乏实效性等。而当今互联网系统的发达更是直接导致许多学生热衷于“复制”与“PS”,而非真正意义上独立创作一套完整的VI手册,这便是多数中小型地方高等学校VI设计课程教学中当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找出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可能实现教学与企业的市场接轨,经考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VI设计工作室”的模式来了解企业,深入社会实践,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方案之一。作为赣西地区的地方高校,又是于2015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宜春学院大可尝试打破固有的传统授课模式,成立由高职称、有实践经验的教授为基础的“VI设计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形式结合于课堂中,探索具有我校以地方性文化为特点的VI设计教学模式。运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参与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解决方案。根据我们研究发现,该工作室建设运行后有以下三大好处:1.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建成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学术研究基地,吸纳优秀社会资源,外聘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VI”设计人才前来讲学、交流,以此形成在当地本领域内全面地、具有领先性的工作室;把地方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建设成我校独有的特色科目;与地方企业建成联系基点,建立“地方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室联系网络,促成课程教学模式与市场发展同步化。2.教学工作室可与企业形成无缝对接,随时知晓企业用人需求,大幅度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实干、实用、全面、宽口径、有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研究打破传统大CI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格局,提出项目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创造性的改革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执行方式,强化实践训练,大跨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特色学科服务于地方经济、地方企业的能力。3.通过“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项目合作,促使学生学会并基本掌握市场调查和分析、解构和诊断企业视觉形象建立的方式与手段,同时学习行业内成功的企业形象所树立的'模式和管理办法,能明晰所服务的企业目前在VI形象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了解到最新的“VI”市场行情,避免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钩的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对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工作室”模式建设的研究,可使VI设计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企业的形象VI设计实践案例相统一,并融入案例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经验。让VI设计课程教学遵循“交叉渗透、适应社会、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培养具有科学头脑,人文、艺术和技术的实用人才。
四、两条腿走路——教学思路紧跟时代脚步不放松
在一个新的平台、新的模式确立起来后,往往还需要配套一个全新的使用方式才能保证正常运转。比如在建设该平台的同时,还应摸索研究一套学生在实际案例设计中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形象的设计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品牌概念视觉化问题。即品牌理念以视觉方式传达给消费群体,作为一种让消费者接触品牌最直接的方式,应着重强调学生多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思考如何通过品牌视觉设计对企业形象本身进行识别和认知。尝试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概念可行性,教师可安排分组作业模式,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又能让每组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高学习质量。
2.视觉形象传播精准、构成元素明确定位、符号个性鲜明等问题。即强调在实践创作环节中,必须对企业形象有一个精确的视觉把控,并且在取材和符号设定中特点鲜明,以免与其他品牌的视觉符号发生混淆。介于当下许多设计专业本科生在作业中热衷于“复制”与“套用模板”,这种“模板化”后所形成的设计作业不仅毫无创新,还容易造成不良风气的泛滥,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要严把质量关,这一点尤其重要。
3.培养学生对企业内部理念的研究及对品牌形成调查方式等问题。即以调查等方式参与研究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最大程度了解企业的需求:(1)培养为企业明确定位的能力,提出远景目标,公司层、职能层、业务层等;(2)基于长期相关性原则,培养参与提出企业未来品牌发展战略的选择方案及每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能力;(3)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依据每个项目的优势、劣势和可行性分析,培养策划“地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VI设计项目给出相应的基本方案的能力;
4.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视觉系统等问题,即企业的VI系统需要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外在的差异性,所有视觉设计都要严格地遵循统一的标准,又要与其他品牌保持鲜明的差异,以便促进客户产生强烈的共鸣。作为企业与客户之间最直接接触的视觉载体,一套优秀的VI系统设计会将品牌信息最直接有效的传递给每个消费群体。除此基本的技能知识学习之外,学生还应当借此平台适当的涉及到对企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如教师或管理者可在工作室建立运行期间,同时建立详尽的本地企业“企业形象”现状资料盘,即“VI”数据库的建设设想,建立其他类似区域成功企业“企业形象”数据库,建立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形象”资料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参照市场行情,依据现实需求,编写好全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配合数据库中的实践案例,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的应用有望在未来本地企业品牌建设中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利用教学基地这一重要平台,主动联系当地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工作室,将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做出贡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VI设计经验,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毕业后顺利上班铺平了道路。
作者:谢玲玲 苏虹玮 单位:宜春学院
【地方高校VI设计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8.VI设计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