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矫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本文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理论依据,强调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激发。在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计划进行领会,并结合个人特点建立个人计划,在活动中不断进行反馈和调整,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关键词:自我监控;实施
一、当前现状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或者是厌恶数学的学生。他们觉得数学“抽象、枯燥、无用”,对学数学价值的认识也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如何扭转学生的这种局面,学习自我监控,成为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而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
二、元认知的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学习活动即人脑对外部输入信息的加工过程,既包括感觉,知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也包括抽象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心理活动。而且,与认知过程相伴随的还有“元认知”过程,它在学习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元认知是指“人们关于自身认识过程、结果或它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如与信息材料有关的学习特征的认知”,其实质是人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调节。在元认知的过程中,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又是核心。所谓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而将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对象,对其不断进行积极主动的,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的建构过程,他能够断地进行审视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自我监控模式的实施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学习,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它通过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调节的学习,无法由他人传达,强调把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积极地、自觉地监控和调节纳入教学过程中,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引发疑问、分析如何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每一个步骤进展状况的监控、及时评价、反馈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此及时修正、调整学习过程;及时检验结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一)以自我监控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1、目标引入,激发兴趣
学习自我监控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包含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自我监控的辅导应该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在具体的、需要进行自我监控的学习实践情境中,直到学生通过自我监控来解决学习问题,实现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节中,我引入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 颗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g ,据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亿t,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
目标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大都与国王一样觉得可以实现,而老师说不能实现,同学们很想知道到底国王能不能实现诺言,于是师生共同去探讨。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这是一个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即求 … ,得到麦粒的重量为 6亿,远远超过了世界年度小麦的产量。
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错觉是由直觉造成的,但事实胜于雄辩!这样设计有二点作用:(1)使学生掌握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及重要性。(2)使学生感觉到很多数学现象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2、提出问题,组织自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起点,有疑问才会探索,思考是学习的前提。诚然,学习是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它必然会产生矛盾,引起疑问,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剥夺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权利。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例如在讲空间的几何体的结构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棱柱有什么结构特征,它的底面、侧面、侧棱有什么特点?
(2)与棱柱进行类比,棱锥、棱台底面、侧面、侧棱有什么特点?
(3)与多面体相比,旋转体中圆柱、圆锥、圆台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在进行了自学、分组讨论之后大都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老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小结,并及时纠正了少数学生的错误,再利用空间模型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自学,培养了同学们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的能力。
3、自我强化,总结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自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回想自己在这一节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方法,帮学生形成自我调控的习惯,提高元心理的发展水平。
讲课结果前,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一番整理,理解重点、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和脉络。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既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整理本身就是对知识内容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这一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和养成思维习惯。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点拨、指导,不可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