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效果论文

2020-06-27实用文

信息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效果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该社区收治的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00,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和观察组(n=200,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各相关指标的治疗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信息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信息化管理;家庭医生责任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16.04.04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卫生健康服务也在不断地提出更高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对医疗系统改革的要求,2006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高科技推动卫生体制改革。家庭医生也是国家一直重点推广的一个项目,本项目致力于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公共传媒,结合家庭医生运作,节约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更好地完成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满足社区居民卫生健康服务[1]。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在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家庭医生责任制,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2]。本文选取本社区收治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社区收治的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00)和观察组(n=200)。参照组男140例,女60例;年龄42~84岁,平均(56.5±4.3)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3.7±0.5)年;观察组男123例,女77例;年龄43~85岁,平均(58.4±4.2)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3.8±0.6)年。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即对患者实施传统的社区干预和护理。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现有的社区健康服务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家庭医生服务系统等九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为社区家庭建立详细的家庭健康档案。重新建立社区卫生服务Q群、微博、网络以及信息平台等。本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服务站需要签署相关的合法协议,服务站为患者配置专业的家庭医生,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行为干预,最后对干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具体如下:①制定针对性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同患者签订好相关服务协议之后,家庭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病情所需制定健康管理的综合性方案,整个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者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3];②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对患者的病史、病情发展情况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待患者完成相应的常规检查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这些信息分类归纳至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中;③制定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食盐摄入量进行控制,指导患者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指导和监督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其血压改善情况进行随时监测[4]。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的治疗依从性和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改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行t检验,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SBP、DBP未见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干预后SBP、DBP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1mmHg=0.133kPa)。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各相关指标的治疗依从性与参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接受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疾病,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引起脑卒中、肾病及心脏病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也增加了其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作为一种慢性病,家庭治疗比较普遍,但部分高血压患者不具备专业的疾病知识,也没有严格遵照医生指示配合治疗,家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5]。家庭医生责任制主要将社区作为载体,患者个人为服务目标,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措施,可为家庭成员及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指导和干预,与我国现代基本国情对卫生服务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基本相符。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可有效提高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此种护理模式,社区医生可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干预性治疗,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国外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美国等都已开展了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普遍建立了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固定式、契约式的医患关系,家庭医生通过一系列规范严谨的培训,依托家庭医生诊所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普遍采用预约形式,由家庭医生审核后开展转诊服务。美国政府早在2005年就提出在下一个十年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居民国家电子病历系统。而在信息化技术利用方面除了预约和转诊以及病情记录外,很少涉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就证明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家庭医生如何更好为居民服务均在探索之中。我国的上海、无锡、北京在2011年开始均展开家庭医生试点运作,但在结合信息化技术方面运用仍有诸多欠缺之处,我市的福田区在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服务计划。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也为此专门设立了家庭医生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方便了居民,大多仍处在被动服务上,但在与居民互动方面效果仍然欠佳,社区居民满意率不尽人意。达不到国家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度,提高人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初衷。利用现有的社区健康服务系统,整合已有的慢性病防治、计划免疫、精神卫生及家庭医生等系统,连接强大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开辟社区互动信息平台(社区Q群、微博、短息、有线电视服务、社区家园网络),将是现代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市场前景优良。根据本组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在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上均比参照组有优势(P<0.05),可见,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范雪超.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319-320.

  [2]王秋英,钟华,郑晓英,等.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56-157.

  [3]赵雅荣.试析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25-126.

  [4]吴燕,赵燕萍,黄晓霞,等.家庭医生责任制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5(13):1504-1509.

  [5]卢君英,陈亚珍,施淑钧,等."粉丝式"家庭医护责任制在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4,13(6):581-582.

【信息化管理对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效果论文】相关文章:

1.家庭医生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

3.谈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难点论文

4.大学生社区服务的活动总结

5.关于社区服务的实践报告

6.社区服务的实践总结

7.社区服务的工作总结

8.社区便民服务的宣传口号

上一篇:现代散文阅读技巧培养的论文下一篇: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