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生师德意识状况及提升建议论文(2)

2020-08-18实用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师范生在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倾向表现出差异性。在师德认知上,多数师范生能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在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认识清晰,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以及其他政策文件缺乏足够认知,特别是对有偿家教问题表现出认知缺失和功利主义倾向。在师德情感上,多数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有热爱情感,但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教师信念不坚定,对职业的选择呈现多元取向。多数师范生有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情感意识,但这种情感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自我意识和现实性明显。

  在师德行为倾向上,多数师范生有爱岗敬业的行为倾向,也有部分师范生缺失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而对终身学习表现出较好的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水平与国家对高素质师范生的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与师范生师德素质目标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针对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现状,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师范生的师德素养。

  (一)重塑教师信念,加强师德理想教育

  教师信念是教师主体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从调查可以看出,部分师范生对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在职业选择时,只有一部分师范生会坚定教师信念,坚守教师职业。一些师范生在报考时由于各种原因如调配、对专业不了解等而被动选择了师范专业,先天对专业的认知不足是导致职业认同不高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新时期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90 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质明显,而作为师范生则表现出现实和功利主义倾向,对待教师职业和学生的热爱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教师职业的理想追求有所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师德理想教育,要求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定教师信念,潜心教书育人,弘扬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师范生也只有从内心深处热爱教师职业,从情感上到达高度认同,才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师德素养。

  (二)把握课堂主渠道,提高师德认知

  课堂教学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系统传授师德知识的有效途径。调查可以看出,部分师范生在师德认知上存在不足,特别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缺乏深入学习和了解。全面系统地掌握师德知识是教师师德素养的基础,师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理应加强学习和掌握。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师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学》等课程系统传授师德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应结合师德典型案例,利用视频、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有机统一起来,使道德理论融入师范生心中的感情,使他们不仅了解一定的道德关系及要求,而且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和按照这些要求去履行其应尽的责任[3].对课程的学习要严格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师范生的师德知识掌握情况,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师德认知水平。

  (三)重视教育实践,历练师德品质

  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师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师范生通过积极参加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真切感受教师角色,体验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如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培养职业情感,训练和强化教师师德行为。高校要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实训环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熟悉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求,感受和体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风貌和从业精神,培养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幸福感等情感,切实加强教师师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并将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师师德行为表现,作为实习合格的重要考核内容。其次,高校要精心组织师范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立自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引导自我教育,提高自我师德意识

  师德意识需要师范生内在的自我生成,并上升为自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范生理应认识到教师为人师表,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应增强教师身份认同,时刻明确自身的教师职业角色,自觉地加强自我修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作为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自觉教育,是一种教育者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4].高校要引导师范生通过体验、反思、自励、自省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慎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和坚定的信念,把成为具有高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人作为自己内在的自觉追求和人生信仰,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成为具有良好师德品质的优秀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彭智平。试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文化自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9):82.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0.

  [3]顾锐萍。试论师范生道德情感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3,(62)。

  [4]黄东桂,潘柳燕。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61.

【我国师范生师德意识状况及提升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1.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建议论文

2.性别意识缺失状况营销沟通的论文

3.师德状况自我评价

4.环保意识论文

5.精英意识的论文

6.发挥思品教学作用,提升学生法制意识论文

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意识论文

8.支教实习对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论文

上一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自查报告下一篇:有爱才有教育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