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教学反思篇1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既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在教学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 阅读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自然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然而,在现在的很多课堂上,我们既听不到朗朗的书声,也看不到学生静心读书的情景,忘却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其实,通过阅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并借助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因为阅读是循序渐进的,只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就会达到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能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难点,少而精地予以点拨,,从而避免了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的做法。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其次是紧扣课标要求,突显文体特点。拿到一篇文章,先要明确其文体。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因“文”施教。对于记叙文,要明确六要素;对于说明文,要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对于议论文,要紧扣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对于古诗词,要学会赏析的角度和方法等。
明确文体之后,再设计一两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为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譬如,我在讲授小说《台阶》时,先让学生明确小说的三要素,然后根据这三大要素,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的答案是:父亲用了大半辈子,历尽千辛万苦盖起了一座有九层台阶的新屋。这个问题就达到了熟悉小说情节的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既然父亲用了大半辈子盖起了一座新屋,为何标题不用“新屋”,而叫“台阶”呢?设计这个问题,既是为了走进文本,让学生品味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也是为了自然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探究,紧扣小说的另一大要素。第三个问题是: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父亲,学会感恩,走出文本。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既扣住了小说的要素,也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
当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哪一种文体,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都不能抛开文体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也大同小异,因而,各种文体中常见的题型,都可以总结出一些解题的套路。比如,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的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有的是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有的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只要学生明确了环境描写的各种作用,自然能根据不同的情境,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不同的文章中,不同的段落中,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再如,分析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也很容易总结出答题的方法。
再次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视野。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样思维常常只是零碎而飘忽的,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语言叙述出来。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阅读不但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而且他们能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并深入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反思篇2
语文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就不必再说了,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
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重于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力,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作为老师,一定要坚持语文课程改革,将课堂重新归还给祖国的下一代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自信与自立。
老师的责任是巨大的,作为实习老师的我们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角色,我们不能再像大学那样散漫,要更多的给学生们树立榜样,老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平常的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