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3)

2020-12-31实用文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学习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学习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学习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

  (1)学习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学习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习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3.9-3.13 5 小数的意义(一)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三)

  3.16-3.20 5 比大小 买菜 比身高

  3.23-3.27 5 歌手大赛 单元复习 图形分类

  3.30-4.3 5 三角形分类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4.7-4.10 4 四边形分类 图形欣赏 单元复习 清明假

  4.13-4.17 5 买文具 小数点搬家

  4.20-4.24 5 街心广场 包装 蚕丝

  4.27-4.30 4 手拉手 单元复习 看一看 五一假

  5.4-5.8 5 我说你搭 搭一搭 单元复习

  5.11-5.15 5 学习方程 字母表示数 等量关系

  5.18-5.22 5 方程 解方程(一) 解方程(二)

  5.25-5.29 5 猜数游戏 密铺 奥运中的数学

  6.1-6.5 5 优化 生日 栽蒜苗(一)

  6.8-6.12 5 栽蒜苗(二) 平均数

  6.15-6.19 5 总复习(一)

  6.23-6.26 4 总复习(二) 端午假

  6.29-7.3 5 期末测试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简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deg;及图形的拼组。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eg;。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掌握三角形的不同分类方法。

  难点:

  1、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

  1、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2、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四、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deg;”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课时安排:

三角形6课时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者:王裕美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82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这种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

  不同长度的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观察课本82页例3情境图。问: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1、4cm、5cm、6cm3、4cm、4cm、6cm

  2、3cm、3cm、6cm4、3cm、2cm、6m

  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2)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

  (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同时板书课题: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radic;”。(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3、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4、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上一篇:【精华】数学教学计划十篇下一篇:精选数学教学计划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