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效果的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为两个,分别是:
1、说明文基础知识的强化,包括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辨别、说明对象的描述、说明文语言特色的体会。
2、拓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下面我来分别说明:
1、因为这篇课文的内容简单,篇幅较短,所以我将说明文基础知识的强化部分的教学,设计为在课件上列出4个集中的思考题,学生讨论自学,然后学生回答来解决。这个环节时间安排为20分钟,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能集中思考这些题目,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2、环保拓展的教学则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完成了。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想到:关于海洋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去学习了解时间有限,那么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找是不是合适呢?经过思考,我摒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学生在短时间内去查找关于海洋的知识,不利于时间的把握,因为本课教学时间较短,所以不合适。最后,我决定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来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的知识。于是,我将一些能够对学生理解海洋重要性的资料查找了出来,有反映海洋污染破坏后带来惨重代价的海啸、飓风、赤潮的资料,还有海洋美好未来的资料,以及海洋污染途径的知识,并在课件上做好了相应的链接。这样一来,我可以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去好好的了解海洋的这些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了解又为学生落实到行动上去如何环保,做好了一些知识贮备。在后来的“大家一起说”的环节中,学生能畅所欲言,谈起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如果说单凭老师去讲授:海洋如何如何的重要,海洋的污染会带来怎么样怎么大的后果,都比不上学生直观的点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了解后的感受打动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很强烈。最后,老师在学生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来了一首配乐诗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美景,使学生的热情高涨,这节课也达到了高潮。
我觉得这节课借助多媒体环境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二、师生交互过程的反思
这课堂的教学中,在基础知识的教学时,互动性不是很好,学生自读讨论
得很热烈,可在汇报的过程中,我给与学生的肯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有些紧张、沉闷,意识到这一点,到了拓展环节,我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观看资料,并且还和学生一起讨论对某些资料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在“大家一起说”环节中就都有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很多学生都举起了小手,谈起了自己对保护家乡澧水河的看法,不少学生的回答十分感人。有同学说,我们可以写标语,做宣传,例如: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吧,不要让澧水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笔写下倡议书在学校范围内发起倡议,以及给县长写信,让他来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虽然从成人的世界来看,这些想法似乎太幼稚,不切实际,但是我认为,只要我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能够一直抱着环保的意识成长下去,我们的未来一定能面朝着蔚蓝的大海,欣赏着春暖花开的美景。在这里,学生的热情高涨,我的积极性也很高,和学生感情进行了交流。
三、教学策略的反思
这节课选择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就意味着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这个环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尽量多的信息与启发,这也是我每堂多媒体课遵循的原则。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是想能不能让学生课前去查找和海洋有关的资料,然后再在课堂上以小组派代表的方式来讨论交流呢?学生的能力能得到锻炼。经过慎重的反思,我否定了这样的想法。因为这样的话,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容易变成某一个的事情,虽然老师强调靠集体的力量,可最后这个担子会落到小组代表一个人的身上。后来,我想到了为什么不利用多媒体这个特殊的教学环境呢?于是,我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我这堂课的多媒体环境教学的想法。在课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和信息技术进行了整合。
1、导入部分,我采用了语文老师常用的营造情境的方式。
开课时,我问学生到过海边没有?紧接着就放起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歌曲,并伴有多幅海洋的美丽图片滚动播放,让学生在迷人的海洋世界中感受大海的美丽与辽阔。这样一来,营造了教学氛围,让学生对大海有了初步的感知,激发了学生了解大海更多奥秘的好奇心。
2、基础知识部分,采用了幻灯片演示的方式节约了教学时间。
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了四个思考题,简洁的将这堂课的知识学习的目标用习题来展示,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节约了老师讲题的时间,也便于学生合作探究,最后,老师来总结讲题时也条理清楚。
3、环保拓展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拓宽学生知识面。
基础知识学习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首先得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我将很多对学生理解保护海洋重要性有帮助的资料,全部链接在课件上,然后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浏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另外,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当然,老师在让学生操作计算机之前,先说好了课件操作的方法,实在不会的,个别再指导。这个环节下来,我发现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启动课件,但学生在这个动手操作环节特别兴奋,会操作的,高兴地点击着,不会操作的,虽然着急,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看到了自己亲手点击的资料时,脸上流露出的是自信与骄傲。这个教学环节,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有待训练与提高。能够在我的语文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也算是一个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益尝试吧。从课文教学本身来看,学生看自己点击的资料时特别认真,在后面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才会有畅所欲言,滔滔不绝的场面出现。反思一下,这节课上这也应该算是最大的亮点与收获了。
4、作业设计部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环保电子报的能力。
这对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动手做过电子报。所以,我在课件上给出了详尽的分工安排,并让学生看了示范的“电子报”。看到精美的电子报,学生有了自己制作的欲望。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差,所以我提出一大组出一份,要求课代表合理安排人员,尽量让每组都有计算机操作能手(这是指部分家里有计算机,经常上机操作的孩子),这样,这项任务不至于高不可攀,不切实际。
5、老师赠诗,歌曲结尾,学生豪情满怀。
在结尾环节中,老师亲身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与文学的双重魅力,然后,借着学生的情感高潮,老师再播放《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学生的激情达到了顶峰,最后,学生豪情满怀的唱着《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歌曲结束新课。
6、教学设计的几点遗憾与思考。
授课完后,我觉得还有几点不满意的地方。首先,拓展部分学生点击老师提供的资料,是不是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虽然这是鉴于时间紧的设计,可是,能不能老师制作一个专题的海洋网站,让学生点击,可能这样一来,既能拓宽知识面,又能避免学生自己上网络查找资料过杂,搜索费时的缺陷。另外,学生制作电子报,可能还得跟学校计算机老师进行衔接,是否可以通过计算机老师来交给学生制作电子报的技术,我想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到这项作业中来。
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教学反思,总体看来整堂课借助多媒体的教学环境,营造了美的教学氛围,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起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徜徉于蓝色的海洋氛围中,激情昂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思考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如何进行最佳的整合。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