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篇8
一、PPT情景导入:
师:宝贝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快和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幼:老师好!
师:森里王国里动听的声音响起来了,听(播放伴奏音乐)
树叶宝宝也跳起了快乐的舞,(播放PPT落叶)猜一猜,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唱歌跳舞啊?
幼:小白兔(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了)
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着来了)
大象(大象忽闪着耳朵来了)
大老虎(大老虎张牙舞爪的来了)
小鸟(小鸟轻轻的飞来了)
狮子(嗯,有可能是它来了)
小鸭子(小鸭子摇摇摆摆的来了)
小猫(喵喵叫着来了)
小狗(这也有可能哦)
师:到底是谁呢?听(播放鸟叫声)
幼:小鸟
师:我们请它出来吧!(PPT)咦?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小鸟。
师:(PPT)又飞来一只,什么颜色的?
幼:蓝色的小鸟。
师:他们都有个好听的名字,红色的叫叮叮,蓝色的叫咚咚,跟它俩打一下招呼。
幼:叮叮你好!咚咚你好!
师:这两个好朋友会发生什么事情呀!竖起小耳朵听一听,一会告诉老师哦!
二、学唱歌曲(完整的欣赏CD歌曲)
师:(提问)小耳朵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有几只小鸟呢?)
小鸟(小鸟坐在哪里啊?)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小鸟(它叫什么名字啊?)
小树(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叮叮(一只小鸟名字叫叮叮,另一只叫什么啊?)
咚咚(咚咚在做什么呀!动作引导,飞走了又飞回来了。)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厉害呀!我们把听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吧。
(带上指偶,完整有韵律的说歌词)
把你的小手也变成叮叮、咚咚,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跟钢琴唱两遍,指导语:谁飞走了,谁又飞走了,我们叫它回来了。)
师:宝贝们,(慢慢走近孩子,蹲下)让我们用轻柔好听的声音再来唱一唱吧。(钢琴伴奏两遍)
师:我们站起来了,一边唱一边加上你好看的动作表演表演吧!
(播放CD音乐,完整表演唱)提示好朋友拥抱一下。
师:你们的声音真动听,动作也很优美。
三、游戏巩固
师:刚才叮叮、咚咚在树林里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也跟着玩一玩吧。
谁来当叮叮?当叮叮的来老师这边
谁来当咚咚?当咚咚的站这边了。(钢琴伴奏)
(指导语:当唱到“叮叮飞走了”,叮叮快找棵大树藏起来;
当唱到“咚咚飞走了”,咚咚快找棵大树藏起来;)
师:叮叮咚咚都飞走了,找不到他们了,好着急啊,叮叮、咚咚快回来吧!
师:叮叮咚咚都回来了,好朋友拥抱一下。
师:我们再来玩一遍吧。(钢琴伴奏)
师:叮叮和咚咚交换一下,再玩一玩吧。(钢琴伴奏)
师:好朋友抱一抱,叮叮咚咚你们玩得开心吗?
幼:开心
师:那我们去请森林王国里其它的小动物也来和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吧!
幼:好啊
说课稿 篇9
《登高》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深邃的人生感悟。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感怀之作,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词风。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词作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体悟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意象鉴赏词作。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秋日悲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展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马致远的《秋思》描绘了古道西风瘦马的萧条,那么,杜甫笔下的秋日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我将对易读错、易写错和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讲解。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师生讨论,共同明确,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在祈求长寿的重阳节登高远眺,国势艰危,身世飘零,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这位曾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不禁生发无限感慨,极为沉郁。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我将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共描写了哪些意象?小组讨论、展示,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首诗前两联写景,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而颔联只选取了落木和长江,由落木联想到自身孤苦伶仃,人难免一死,而滚滚长江又摆脱了上联悲哀之调,显出豁达、开阔的意境。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本诗的文眼是“悲”字,是什么使诗人感到“悲”呢?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杜甫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比较赏析本诗与《沁园春·长沙》的异同。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