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毕业实习报告如何写(2)

2020-06-25实习报告

  观测点四(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一):炎陵县城至宁岗319国道旁海拔270m处

  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

  经纬度: N26°41.652’ E113°58.030’

  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红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花岗岩

  基本特点:该点的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土红壤,土壤层深厚,通体为红色,松散,剖面层次分异明显。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光热资源丰富,植被密集。主要松树、杉树,还有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铁芒萁。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

  观测点五(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二):宁岗至井冈山319国道旁海拔790m处

  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

  经纬度: N26°38.865’ E114°04.574’

  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黄红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花岗岩

  基本特点:黄红壤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土壤类型。其成土的热量条件较红壤低,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红壤高,因此,其成土的富铝化较红壤弱。粘土矿物以高龄石为主。其淋溶作用较红壤强。由于其土壤条件和水热条件较好,植被主要有松、杉、竹等用材林和经济林。

  观测点六(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三):黄洋界西北坡319国道旁海拔1248m处

  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

  经纬度: N26°37.453’ E114°07.029’

  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黄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花岗岩

  基本特点:黄壤形成于中亚热带温湿的气候条件下,于同纬度的红壤比较,其热量较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大,雾日多,光照较少,干湿交替不明显,因此其成土过程表现为轻度富铝化作用。在同一山地垂直带中,从红壤到黄壤,游离铁含量和铁的游离度逐渐减少,铁的活化度逐渐增大;粘粒含量逐渐减少,粉砂粒的含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壤的富铝化相对较弱。土体常年保持湿润状态,游离氧化铁水化,多以针铁矿,褐铁矿存在为主,使土体多呈黄色,尤以淀积层最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由于淋溶作用强烈,交换性盐基含量低,土壤酸性强。

  观测点七(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四):黄洋界东南坡319国道傍海拔925m处

  时间:20XX年8月23日下午

  经纬度: N26°34.941’ E114°07.362’

  观测内容:山地板页岩黄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板页岩

  基本特点:该点为泥质页岩黄壤,具O-AC—C层,缺B层,土层薄,中间夹杂岩石碎片,岩砾多,富铝化强。由其形成的水稻田称黄泥田。该地区雾日多,湿度大,土体中游离氧化铁水化,使剖面呈现黄色或蜡黄色。

  观测点八(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五):大院农场至江西坳小路旁海拔1455m处

  时间:20XX年8月24日上午

  经纬度: N26°24.347’ E114°01.476’

  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暗黄棕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花岗岩

  基本特点:该土种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土体较厚,在40—100mm不等 ,地表由较厚得有机质层(Ao)。该土种质地较轻,养分含量丰富,土体湿润,适合中亚热带各种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木生长,是水源林的主要基地。

  观测点九(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六): 江西坳山顶海拔1890m处

  时间:20XX年8月24日下午

  经纬度: N26°24.886’ E114°05.117’

  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灌丛草甸土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花岗岩坡残积物

  基本特点:山地灌丛草甸土是在亚热带山顶草本植被条件下形成发育得土壤,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气温相对较低,相对湿度高,风大,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而为灌木,草本植物所代替,则形成山地灌丛草甸土,有嵩草、杂类草草甸。土层虽然多根系,但草根盘结紧密度较小,地表有薄层凋落物,腐殖质层较厚。母岩碎片较多。其成土过程中矿物风化作用弱,脱硅富铝化作用不太明显。

  观测点十(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七): 鹿原镇公路旁海拔245m处

  时间:20XX年8月25日上午

  经纬度: N26°22.970’ E113°39.44’

  观测内容:泥盆系石灰岩及其发育得土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石灰岩

  基本特点:石灰岩红壤土层深厚,富铝化作用明显,土色棕红或黄棕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全剖面pH值4.0~5.5。土壤酸、瘦、粘、板、旱、肥力较低,土壤缺磷,作物生长较差,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水土流失严重地段,甚至形成侵蚀红壤。

  观测点十一(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八):炎陵至攸县106国道旁海拔193m处

  时间:20XX年8月26日上午

  经纬度: N26°33.097’ E113°37.229’

  观测内容:板页岩红壤剖面性状观测

  成土母质:板岩

  基本特点:改土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土壤容易耕作, 保水保肥,通透性好,是发展柑桔、板栗等特产的理想土壤。该区植被生长良好。

  观测点十二(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九):炎陵至攸县106国道旁海拔110.3m处

  时间:20XX年8月26日上午

  经纬度: N26°53.530’ E113°22.514’

  观测内容:板页岩紫色土剖面观测

  成土母质:板页岩

  基本特点:紫色土是紫色砂页岩上弱度发育起来的岩成立,母岩易受风化,土壤侵蚀强烈,土作更替频繁,常具有一较厚的半风化母岩碎屑层。紫色土不仅土色与母岩颜色相似,理化性状也受母岩影响。紫色土上宜种性广。紫色土的结构强度低,易受冲刷。粘粒的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均较高,土壤矿物的风化作用较弱。

  观测点十三:炎陵至攸县106国道旁

  时间:20XX年8月26日上午

  观测内容: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的观测

  观测结果:在该点所观测的岩层产状为141°<19°。即倾向为141°,倾角为19°,走向为51°。

  二、实习内容与分析

  我们的实习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下面是对实习记录的归类和分析。

  1、实习地区主要地质地貌特征和主要成土母岩、母质特性

  1.1万洋山区域:炎陵县在大地构造上隶属华南褶皱系的酃汝加里东褶皱带部分。其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砂岩、炭质板岩和硅质岩等组成。在早古生代晚期志留纪时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较大规模的花岗岩活动联翩而来,于是形成了万洋山花岗岩体。万洋山花岗岩体亦叫宁冈花岗岩体,雄居罗霄山脉中段,是地跨湘赣两省的巨大盐基体,在我省大部分在茶陵、炎陵境内。其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岩相多系粗中或中粒似斑状结构。万洋山似肇基和承继与早期花岗岩侵入体所形成的'古陆态势,历经沧桑演进,至中生代基本成型,新生代以来的地貌回春期,隧成今日地势高峻磅礴,岭谷交错起伏的特有形态组合。

上一篇:毕业实习报告大全范文下一篇:土壤学毕业实习报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