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范文
为大力推进常态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校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十月“教科研月”活动。围绕此次教研活动,我参加了一系列的项目,如语文组集体备课、教学比武及以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的导读模式”开展的教学模式研讨会等。在这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共参加并主持了4次集体备课,听、评课10多节次,特别是通过“学记语文阅读模式”的研讨会,使自己在语文教学的知识拓展和理论创新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收获了许多,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也产生几点语文教学的困惑。
一、我的收获
1、教学中注重了“读与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都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比较重视让学生读书、思考、议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学生偶尔动动手,也只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写。比如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让他们随意性地“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笔画一画,教师讲十句不如学生画一画印象深刻。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初尝甜头
向爱平老师倡导的“学记语文阅读教学导读模式”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先前的课题讲座和研讨,我积累了一点相关的知识。通过几次的教学尝试,我看到了它的优势,也让我完全打消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顾虑。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要质疑,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收获,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记语文”在“为学而教”的入手点上提倡从课后思考练习入手,不是在教学中或者教学后解决习题,而是利用课后思考练习来指导阅读。比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时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法。学习课文之前先指导学生带着“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自己试一试,才能解决问题,做到以读再讲。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学生动口又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地提高。同时,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二、我的困惑
1、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我运用了很多的手段,却仍然无法让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学生提起对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累,老师更累。老师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创设情景似乎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语文诗情画意的美呢?
2、新课标目标和教学时间的矛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大,平均每天要有15个左右,学生们的生活背景不同,入学时的水平也不一致,有些孩子一入学就已经认识好几百字,可是多数学生识字量并不大,这样认识一课生字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孩子们记忆,比如游戏、猜谜、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等,但是这只是短暂记忆,根据记忆规律,孩子们会有回生现象,这就要再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来巩固,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在这一年多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让人觉得时间窘迫,往往是很紧张的在教学时间要求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协调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呢?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3、口语交际训练的困惑。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达还算可以,可是一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创设情境的训练方法收效也不大。很多学生说起来总是丢三落四,而且,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发言。新课程标准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然而,短短的40分钟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而这与实际生活中的交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何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获得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场合去运用更需要探讨和研究。
总的来说,我很感谢学校给我一个展示和学习的“教研月活动”平台。对于自己微小的收获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能够不吝赐教,帮我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使我能更好的投入到为教育事业的贡献中去。
【“教科研活动月”实践心得范文】相关文章:
4.读书活动月口号
6.假期实践心得
7.实践报告心得
8.暑期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