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校爱班演讲稿(2)

2020-07-03演讲稿

爱校爱班演讲稿3

各位评委、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校园》。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

  沉浸在和谐的校园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和谐是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一种氛围。我们讲和谐,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呢?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

  歌曲中唱道:家合万事兴。可见,中国人民对和谐的殷切期待。

  既然如此那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也是众望所归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只有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才能渲染出氛围,寻找创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就要从其组成说起,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探询和谐就要从自然和人两方面说了。

  自然的因素即自然环境,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我们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是俯拾不完的美丽,清新的空气中荡漾着和谐温馨的气息,那么心情会像阳光般灿烂,思想像雄鹰般翱翔,同时迸发出青春激昂的火花!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回首历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现在,各高校也以环境优美为亮点,想必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茵茵绿草,莺莺鸟语让我们陶醉,亭榭交错,山水相映让我们痴迷。

  沉浸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人的因素,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世界的主导。

  和谐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都属于人文的范畴,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因为一定程度上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来的重要。首先探讨人文环境,教师们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儒雅的气质和风度时刻吸引我们以其为榜样,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内涵。

  人文环境是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校园里充盈着优雅和谐的氛围,徜徉其间,熏陶渐染,人的心灵也会美化,潜意识里的自尊自爱被唤醒,达到和谐,岂不易哉?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校园的和谐。

  大学里学生之间的接触比较频繁,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会使校园融洽起来。在温暖的关怀与真切的感动里生活,心灵与心灵之间碰撞出心之相映的清脆,难道不是很美的事吗?最后,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像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的伸展,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如鱼得水,畅游知识的海洋,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我们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如果没有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疑是一片荒漠,而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无声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

  它是难得的甘露,从最微妙最深刻的方式进入灵魂深处,滋润干涸的心灵。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飘逸于浮云之上。

  它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给懵懂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爱校爱班演讲稿4

  8岁这一年,我背上书包走进圣人涧小学,成了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转眼间,我在这个校园里已迎来了一百多个日出,送走了一百多个日落。我爱我的校园,爱校园里熟悉的一草一木。

  我爱我的校园,爱教室门前那个多彩的喷泉。每到节日或者晚上,泉水喷溅出串串水珠,映着彩灯,五光十色,流光溢彩,别提有多美了!

  我爱我的校园,爱校园中央高高挺立的旗杆。每到星期一早晨,全校师生一千多人,整齐地肃立在旗杆周围,注视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映着朝阳,高高飘扬,我的心情多么激动!

  我爱我的校园,爱校园里雄伟的教学楼。每天同学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读书,那琅琅的书声让我陶醉!

  我爱我的校园,爱校园里优雅的阅览室;爱校园里整洁的电脑室;爱校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坛,更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愿做校园里一株最茁壮的小树,为她增光添彩!

  文明,归根溯源,古亦有之,最早见《易书》,意为光明,有文采。在现代汉语中又派生出两种意思,一指文化,另一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与“野蛮”相对。所以如果仅取“文明”与“野蛮”相对的那个含义的话,今天就没有必要在这里举行演讲比赛了。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在这个意义上都是文明人。而与附中的现状和发展相匹配的文明,应该取“文明”的本意,即“光明,有文采”。如何成为这样的一个文明附中人呢?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对于“文”的解释,我想取“有文采”的含义还不够,更主要的应该是有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承担着教书育人工作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传承者,我们担负的责任重大。在写这些话的时候,我都感到了我握笔的双手抖动了一下。我能把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带给学生吗?我能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在学生心中保留一席之地吗?我能……我相信我能,我更相信我们教员附中的所有老师都能。既然历史交给我们这样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只有让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自信、自豪地说一个“能”字。这准备是什么呢?这准备就是充电,充一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只有胸中藏有诸子百家、楚辞唐诗、泱泱五千史,才能激起爱国心、民族情。唯有如此,才能将悠悠的中华文化穿插到每一节课中,才能将浓浓的中华情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说完了“文”就该说“明”了。“明”即“光明”。要做一个光明的教师,我想这也不难理解,就是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用心去学习。身教的力量远大于言训,可能一百句“你该……”的说教还不如老师亲自打扫一次办公室或参与一次公众活动给学生留的印象深。这样的“光明”身教贵在长久和无私欲,如果仅是一两次的逢场作戏,相信学生很快能识破,那这做作还不如不做。我们六年级组的全体教师都愿意做一个白天照耀孩子们的太阳,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做一轮夜晚指引孩子们的明月,让他们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我想,上面两方面紧密结合,才是对附中文明最好的诠释。

上一篇:医院信息科科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有关于爱校的名言